文档介绍:2018/6/11
公共经济学
1
第六章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
本章引言
研究背景
政府手段包括支出和收入
收入两个问题:(1)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概述;(2)税收(主要侧重于基本原理与制度)
核心问题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总体视角和单一视角
研究思路
公共收入体系概述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总体视角分析税收和公债单一视角分析
技术路线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2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3
第一节公共收入体系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4
另一种划分视角: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5
一、税收
二、收费
三、货币创造
四、公债
一、税收
经济学家一般这样定义税收:税收是个人和企业不能等价交换商品和服务而向政府的非自愿支付。
税收是国家机器存在及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其重要的筹资手段;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政府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工具;税收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性质取决于经济体制和国家的性质。
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强制性: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征税权力或许是政府强制权力的最明显的表现。
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这种无偿性,不仅相对于私人交易而言,也与其他政府收入形式不同。
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课征标准。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6
二、收费
也称为使用费(user charge),是政府对特定服务或特许权收取的价格,用于支付提供这些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
主要收费形式有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
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在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
事业性收费是指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特定服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服务对象收取的补偿性费用。
两个问题:收费的定位问题和选择问题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7
收费的定位问题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完善市场定价机制
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1)不能弥补全部成本;(2)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目的在于矫正外部性和垄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价格制度的合理机制、提供了价格制度的信息来源。
从公共收入的角度而言:税收的有益补充
收费体现了财政的受益原则:提供付费与获得服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而在以一般性税收为公共服务融资的情况下,纳税与获得服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使用费的收入一般用于特定用途,即专费专用,而征税的收入是一般性收入,用于政府一般性职能的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使用费是自愿缴纳的;税收则是非自愿的。
使用意图不同:税收这种财政手段的意图是取得一般性收入;使用费的意图是把所提供的特定物品或服务在相互竞争的使用者之间分配。
收费的缺点:(1)定价不准确,抑制资源合理配置;(2)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的差异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8
收费的选择问题
基本原则:收费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用者容易鉴别和区分。
收费和税收之间的选择标准
若使用费不能统一征收选择税收(燃油税)
使用费与税收所遵循的公平标准不同。如果以受益原则衡量公平,那么,使用费是更为适当的财政手段。如果以支付能力衡量公平,那么,税收是更为合适的手段。
若使用费管理和征收成本太高选择税收
收费不能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
为特定项目或部门筹措资金时收费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9
三、货币创造
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也是政府筹措收入的一种重要渠道(铸币税),这种融资方法也称赤字货币化(deficit ization)或公债货币化(public debt ization)。
方式:印刷发行新钞票;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
优点:(1)可以避免政府债务和税收的不利影响
(2)通过引发温和通货膨胀来增加政府收入(档次爬升;
虚拟资本利得;通货膨胀税);降低债务实际值,从
而减轻政府债务负担(债务贬值)
缺点:容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2018/6/11
公共经济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