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四川十二五规划看民生.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十二五规划看民生.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十二五规划看民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二五"规划看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涵盖9方面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在“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下,明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从字面意义上看,“基本”是指广覆盖和全民享有;“公共服务”强调了政府的职责和保障能力;“体系”则表明非单一、个别指标,而是多指标的集纳。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实惠?能否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服务?如何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蓝图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涵盖9个方面——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
每天早上8点,把孙子送到学校后,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孙承光一般都会去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在那里,孙承光将和几个熟识的“牌搭子”度过一天的时光。
自从8年前退休后,老年活动中心成为他日常娱乐的重要场所。白天,儿子、媳妇去上班,孙子上学,家里只剩他一个人。和同龄老人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少了一人独处的寂寞。孙承光说,这样的生活蛮好。
类似的老年活动中心在上海已经有400多家,北京、广州、宁波等全国各地都在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这些养老服务设施成就了孙承光们的老年幸福生活。
幸福是今年的热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幸福一方面取决于百姓从一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以及通过这些收入购买的服务和物品的多少和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福利的状况。其中,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构成幸福生活的主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让人民幸福”目标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丁元竹解释,是指国家或社会依据其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
“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9个方面,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涵盖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规划纲要还提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表示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丁元竹认为,这表明我国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着眼点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和目标,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分析,从制度安排上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眼于就业优先、收入分配关系协调、社保体系全覆盖等最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为实现财富、资源和机会的均等奠定了基础。“政府不一定亲自去做,但要推进制度建设,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提供服务,保证全体人民可及”,他说,“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减少不平等,提供人人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余年的基础上,我国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公平、正义、共享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民生诉求在发展中全面升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政府职能的关键内容,已经成为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和持续改善民生的基本着力点与核心内容。
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