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计算机基础.ppt

格式:ppt   大小:1,523KB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基础.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6/9 文件大小: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基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讲人:徐荣

E_Mail:itstar2000@
计算机应用基础
ns/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发展史
二、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三、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四、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五、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据编码
六、微机系统配置简述
七、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八、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nsylc/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埃尼阿克) ,由美国陆军阿伯丁实验室出资,宾州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奇莱(John W Mauchly)教授和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博士等人设计制造。ENIAC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耗资40多万美元。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或减法运算。
ylct/
电子计算机之父:


主要贡献:
与同事研制计算机EDVAC
“存储程序”概念冯·诺依曼计算机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时间:1946-1958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内存:水银延迟线
外存:磁鼓、纸带、卡片、磁带
速度:每秒几千到几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二进制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
代表机型:ENIAC/EDVAC 等
(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puter)
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
(2)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1959-1964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
内存:磁芯存储器(几十万字)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ALGOL60/FORTRAN/COBOL等)(出现高级语言)
特点(与第一代相比):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
强/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UNIVACII/贝尔TRADIC/IBM7090/
7094/7044、cdc7600等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时间:1965-1970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磁芯/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出现了高级语言BASIC等
特点: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应用广泛
代表机型:IBM360系列/HONEYWELL6000系列/
富士通F230系列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时间:1971-至今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光盘、u盘等
速度: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的基本运算
软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已成一个产业
特点: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IBM4300系列/3080系列/3090系列/
最新的IBM9000系列/INTEL微处理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