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iris028 2018/6/10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授课章节名称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授课时间
课次:4 周次:第九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着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但是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了许多问题,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构建橄榄型社会、就业问题、民生问题等等,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认清中国发展前景,是目前急需了解的问题
教学重点
难点
热点问题分析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以图片和视频
作业
《我看形势》
授课内容: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33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接近10%,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在1978--2010年的33年间,%,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斯蒂格利茨:“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
33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过几次大的波动。%(1984年)、%(1990年)。
1978-- 2010年,人均GDP从不足300美元上升到约4380美元。在新世纪初期跨越低收入国家门槛之后,从中低收入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扩内需、保增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率先复苏。
2009年,出口下降16%,但国内投资、消费增长加速,%。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呈现出内需、外需“双轮驱动”的结构特征。2010年,%,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9年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但降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占比不降反升,%。2010年突破10%,接近德国、日本曾经占全球出口比重的峰值。
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需求占总需求比例看,既有主要依靠内需的发展模式,如美国内需占比高达90%左右;也有主要依靠外需的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外需占比接近60%和7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需占比不断上升,在大国经济中高于美国和日本,低于德国,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超过70%。
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源、资金等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再加上地方政府给予外向型企业的竞争性优惠等,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低估和竞争力虚高。我国货物出口中近50%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推高了我国外需所占比重。
从历史上看,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时期,我国经济往往表现为外需驱动为主的特征;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时期,则表现为内需驱动为主的特征。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具有“双轮驱动”结构特征,在外需不足时,通过有效启动内需在若干年内走出低谷。我国既不会出现像严重依赖外需的小国经济体那样,由于外需萎缩而导致深度衰退,也不会像大国封闭经济体那样,可以完全脱离世界经济的波动而独善其身。
由于国际竞争力提高带来的外需增长和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内需扩张,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力量。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大量熟练的制造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使得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同时,中国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为国内投资、消费扩张奠定了基础。
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
2009年:
2009年的中国经济师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最为困难”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加快,企业利润由降转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通缩阴影逐渐消退。
※% 中国经济仍将较快增长
在2009年中国经济的全部数据中,%的GDP增速最引人注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标既振奋人心又充满挑战性,而全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则超出了预期。
一季度,%,%,%,%——中国经济向世人证明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不断提升的宏观调控水平。
通过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回升向好。一揽子计划效果非常明显,经济增速大大超过预期,为2010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0年中国经济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要花更多力气调整结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