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香蕉》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p64-65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简析:
《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二)教学思路:
1分学生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学均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借助12根小棒让学生动手平均分,然后交流分法。
2引像这么多种平均分的方法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算式表示呢,引出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说说各部分数表示的意义,。
3列按照这样列出其他分法的除法算式。
4练用18根小棒平均分,你来分一分,看谁列出的除法算式多。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2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小猴子最爱吃香蕉了,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12根)
欢欢要把香蕉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一起来分香蕉。板书:分香蕉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小猴子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分一分
课件出示: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每个小伙伴,使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你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老师巡视。交流汇报
生1: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你能到前面分一分你的方法么?学生板演。
生2: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3根,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你能到前面分一分你的方法么?学生板演。
生3: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生4: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
生5: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
师:观察这些分法,细心的孩子你有什么发现?
师总结都是平均分。
师: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动手平均分的经验,这个活动以学生为主,大胆让学生去分,去试,去说,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平均分香蕉的过程,为引出除法做铺垫。)
认识除法算式
生:能,用除法。谁来试着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用除法算式表示?
12÷2=6(根)
介绍除法各部分名称
师:÷这个符号叫做除号,读作除以,谁能试着读出这道算式?
生:12除以2等于6 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师:像加法减法乘法一样,除法算式也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