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温习几个重要的概念
博弈:即有些人、对组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均衡解:指各博弈方都不愿单独改变策略的策略组合。
可信性:是指动态博弈中先行为的博弈方是否应该相信后行为的博弈方会采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行为。因为后行为方将来会采取对先行为方有利的行为相当与一种“许诺”,而将来会采取对先行为方不利的行为相当于一种“威胁”。因此可信性又分为“许诺的可信性”与“威胁的可信性”。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警察将2名罪犯警察抓住2个罪犯,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为取得所需的口供,警察将2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说明,如果2个人都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如果2人中有1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1人重判8年;如果2人都坦白认罪,则各判5年。假设2个囚徒都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他们2人的最终结果是同时选择坦白策略,结果反而无法实现自己最大利益,因此此
例常用来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以各利益最大化为决策原则的行为,起结果可能背离其利益最大化目标。
机会主义:欺诈性的追求自利,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一些比较明显的形式,如说谎、欺骗和偷盗。它导致了真实的或人为的信息不对称。
一、背景回顾
2003年11月18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宣布对中国的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此次设限的纺织服装的贸易总额仅为5亿美元左右,%,因此它对保护美国纺织业和纠正美国贸易逆差的意义并不大。而且,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影响美国本身利益:
(1)价格上涨,消费者利益受损
(2)中国可能采取报复行为或将这一争端诉诸WTO
那么美国为什么置这些与不顾呢???
二、中美纺织品摩擦的原因分析
第一:实现博弈方合作均衡的必要条件是:①博弈方有耐心②如果某个博弈方不合作,其他博弈方会对其惩罚,而惩罚是可信的③博弈方合作的收益必须大于不合作收益。
第二:原因分析:
(1)耐心问题
(2)可信性问题: ①美国政府与消费者、纺织业利益集团之间的可信度问题②美国政府与中方之间,包含中方的报复和诉诸WTO的可信度问题。
③显而易见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