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莞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摘要】2006年东莞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升级战略,2008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到东莞调研时为东莞指明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一直到今天,东莞用5年时间,在争论、决然、取舍、阵痛等各种“表情”间,淘洗、淬炼,尝试着华丽蝶变,走上一条富有东莞特色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以另一种更为骄人的姿态面对世界。
【关键词】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策略
2006年东莞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升级战略,2008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到东莞调研时为东莞指明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一直到今天,东莞用5年时间,在争论、决然、取舍、阵痛等各种“表情”间,淘洗、淬炼,尝试着华丽蝶变,走上一条富有东莞特色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以另一种更为骄人的姿态面对世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巡回检查会将在东莞拉开帷幕,而东莞的棋局早已布下。
东莞党政领导犹记2008年3月26日汪洋到莞考察作讲话时所说:“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而去年5月份,汪洋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调查》系列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东莞集中优势兵力,解决转型问题,实现局部变革,成效显著,以带动全局”。
对此,东莞执政者心中了然。
去年,东莞GDP超4200亿。从“3000亿俱乐部”,到跨入“4000亿俱乐部”,东莞花了不过几年时间。
GDP作为一个精确度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尺度的理性工具,刻量着东莞从岭南渔村到国际制造业城市的一路风雨,荣光无限,也让东莞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制造现实话题和未来命运的绝佳样本。
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从去年到今年,在各种场合屡次强调,2011年GDP目标定得不高,%,其目的是让东莞上下不要背上GDP包袱,而应更看重经济发展质量,真正贯彻落实转型升级。
前有4000亿的雄厚基础,后有破除“GDP崇拜”,从求量到求质的转变,这无疑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东莞的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经过5年的沉思绸缪、左冲右突,走到了一个风云激荡、浪淘英雄的火山喷发点。
梳理过去5年东莞在转型升级上的落子,既有招大商、调产业、转来料加工、推科技创新等中军突进,也有新莞人积分入户、引进人才、大部制改革、扩权强镇、升级园区、改变村镇利益格局的步步为营。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去年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为东莞打造了一个撬动科技创新的绝佳平台。而去年跻身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则不仅是对东莞转型升级思路逻辑和操作路径的肯定,更让东莞在制度创新上得以有大步前进的机会,真正担当起中国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先锋。
1 四个“忍得住”
突破传统思维和旧发展模式
“很给力!”今年3月30日,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在参加台湾名品博览会上,当众用情感浓烈的言词,大赞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在当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散、国际很多区域发展都深陷停滞甚至倒退泥潭之时,东莞经济虽全面复苏,但其中艰难,从减少的人口、部分村镇空旷的厂房可管窥一斑。然而,东莞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只有前进的血色浪漫,而未见一分后退。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何解?三年前,汪洋深入论述该问题,称第一个原因是固有的观念难以打破;其二是固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难以打破。
去年1月,省委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