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
早期(东汉至西晋): “外国人主译”----安清、支谦
中期(东晋至隋代):中外人共译—
鸠摩罗什、道安、慧远
后期(唐初至唐中叶):“本国人主译”---玄奘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
玄奘:“既需求真,又须求俗”——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
印度柏乐天教授“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
玄奘:“既需求真,又须求俗”——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
印度柏乐天教授“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梁启超:“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语言’去翻译印度日尔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语言—梵文。第二,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御用——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学也是在佛经影响之下发生的。敦煌石窟的唐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佛经的翻译从汉到唐的进化,正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进化。”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明末清初:徐光启《几何原本》
梁启超“字字精金美玉,
为千古不朽之作”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洋务时期的翻译
兴办新式学堂,设立书局
严复: “中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娱;……”
严复
《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群学肆言》Study of Sociology
《社会通诠》History of Politics
《穆勒名学》A system of Logic
《名学浅说》Primer of Logic
《法意》De L’esprit des Lois
《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
严复
把翻译当作一种艺术创作,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二者融为一体, “不斤斤计较于求得与原文的形似”.
*过于追求译者的个性
“信、达、雅”
雅:译作的文学艺术价值;“达”,桐城派“雅洁”;“与时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