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文档名称:

[法学]刑事法律与案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82KB   页数: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学]刑事法律与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8/6/11 文件大小:1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学]刑事法律与案例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犯罪论
第一讲:总论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什么是刑法?
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重大暴力犯罪有增无减,社会治安状况堪忧
2,农民工犯罪以及流动人口犯罪日渐增多,使城乡之间的矛盾和怨恨进一步增加。
3,有组织犯罪特别是***犯罪有恃无恐,而且往往是警匪勾结。
4,*********犯罪猖獗,虽然严厉打击,仍然“前腐后继”。
5,经济犯罪突出,金融、工商、税收、建筑、食品等领域成为经济犯罪的多发领域。
6,恐怖主义犯罪给国家和社会安全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等。
二,现代刑法观念:
(一)在刑法的价值取向上,从单纯“专政工具”转变为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平衡的价值观。
刑法既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德)
从纯粹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一个国家对付犯罪其实并不必须有刑法,没有刑法并不会妨害国家有效惩治和控制犯罪。而且没有刑法的约束,国家司法机关反而可以更加有效、灵活地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李海东 (二)在刑法的调整范围上,从追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转变为刑法的谦抑主义。
刑罚如双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耶林(德)
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法,还不如说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力量。
——卢梭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
★动用刑法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2,刑罚具有不可避免性。
有下列情形的,认为不具备刑罚不可避免性。
(1)无效果,如*** (2)可替代,如婚内***。 (3)太昂贵,如***嫖娼犯罪。
(三),在刑罚运用上,从崇尚“治乱世用重典”转变为刑事责任方法的多元化 残酷的法律会通过恐惧、模仿或培养复仇精神使人变得残酷。——贝卡利亚
(四),在刑事诉讼目的上,从崇尚“不枉不纵”到大力倡导程序公正的理念。
当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按何种思路来解决,这是法治与人治最关键的区别所在。——道格拉斯
(二)刑法解释的效力。
1,有权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2,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三)刑法解释的方法
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
问答:下列几种情况该如何解释?
◆1787美国宪法“美国总统是陆海军统帅”,那么美国总统是不是空军统帅?
◆凤凰牌自行车的注册商标是一只凤凰,有12根羽毛,另一厂家的是13根羽毛。是否构成犯罪?
四:刑法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1)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理论基础:三权分立学说、心理强制学说、民主主义学说、人权保障学说
(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A,刑法的渊源排斥****惯法
B,刑法的效力否定溯及力
C,刑法的适用禁止类推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2,罪刑相当原则
(1)含义:即“罪刑相当”、“罪刑均衡”,依据罪行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
(2)理论基础:
1、报应主义(theory of retribution)
(1)初民社会:氏族对氏族的血族复仇、宗族对宗族的血亲复仇、被害者对加害者的同态复仇
2、功利主义(theory of utilitarian)
边沁: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
功利刑论认为:犯罪是恶害,刑罚也是一种恶害,但是是一种必要的恶害,刑罚之恶可以防止犯罪之恶,促进最大多数人对最大幸福的追求。因此,刑罚不应当着眼于罪犯过去的行为,而应当前瞻未然的犯罪行为,以预防罪犯本人再次犯罪,并防止社会大众模仿犯罪。所以,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并非实施刑罚的法律理由,而只是引起刑罚的动机。
五:刑法的效力
(一)原则
1,属地原则(领土原则)(territorial principle)
2,属人原则(国籍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3, 保护原则(自卫原则)(protective principle)
4, 普遍原则(世界原则)(general principle
(二)我国刑法的地域效力(territorial val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