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

格式:ppt   大小:1,105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

上传人:rabbitco 2018/6/11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及依据
对流层
平流层(臭氧层)
高层大气



知识拓展:逆温现象
含义: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现象。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100米。如果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100米或者气温上升都可以看作是逆温现象。
(1)当天该地几乎没有
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17时
~次日8时
~次日9时
~次日6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
最大高度约为


【答案】(1)B (2)C
有关逆温发生的有利条件.
(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
a、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尤其冬季)
b、空气平流。当暖空气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
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c、锋面因素。
d、地形因素。盆地地形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无逆温
生成
旺盛
变弱
消失
上图中的五个时段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是( )
如果该图表示的五个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则极有可能是日出前后的是( )
C
C
什么季节哪个时段怎样的天气状况下最容易发生辐射逆温?
冬季晴朗的早晨
-----大气的热力作用
表现为两方面: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发生在白天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主要发生在夜晚,
白天也有,但不明显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最弱
反射
最强
散射
最普遍
氧原子(高层大气)
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
红外线
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易被散射,红色光最不易被散射
改变太阳辐射方向,有选择性
>
小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太阳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吸收3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1 散射2
“太阳暖大地”
3、影响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得到的太阳辐射强。
纬度位置:
下垫面状况:
气象因素:
地球
大气上界
A
B
下垫面因素(地球表面,含陆面和洋面):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反射率最大。
一般规律:,其反射就越强、吸收就越弱;,其反射就越弱、吸收就越强;。
南极大陆内部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除与其高纬度、高海拔等因素外,极冰的强反射也是形成其低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