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求蜡炬成灰,但求桃李芬芳
盱眙县鲍集小学钱莎
当温饱成为历史,幸福便成为了新的生活追求。一个声音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今天,你幸福吗?”我的回答是,做一名小学教师,我幸福着每一天!
大学毕业,背上行囊,奔赴教育第一线。站在三尺讲台前,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教师需得蜡炬成灰,方能问心无愧。
工作中,蜡炬成灰的精神却开始使我害怕起这份工作。每天做着似乎重复,却又繁琐的事务。讲台的光辉开始暗淡,声音在嘶哑,面色渐憔悴。健康开始亮起红灯,教师昏倒在讲台旁的消息偶尔传来。那一刻,我认为,这便是蜡炬成灰了。可是,这是新时代下的教师该拥有的状态么?绝对不是!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蜡炬都成了灰,教育的魅力哪里去了?家乡山城走出的一位教育家王九红先生来校做了一次讲座,他的幸福教师的观念深深感染了我。是的,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幸福的,青春的,朝气的,活力的!我认为,用蜡烛来比喻教师并不恰当,教师大可不必通过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完全可以做一只萤火虫,亮着自己飞翔是一种享受,给别人带去美与浪漫更是一种幸福!
工作中,我开始寻找让自己幸福的种子。直到我遇到了她,那个独特的小女孩,我知道她就是我的幸福种子。
我接手三年级9班时,她是开学后班级里唯一还没报到的学生。打她家里电话,无法接通。无奈,我只得找到她二年级的班主任,问后,才知道,原来她一直是最后一个报名,最后一个缴费,最后一个参加活动,语数外基础最薄弱的一个,爱心捐款最少的一个……这一连串的“最”让我开始想象她的模样:大概是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小家伙吧!
开学第三天,我像往常那样上着课。忽然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直接闯进了教室,问我是不是班主任,说要报名。我一时蒙住了。学生告诉我,他就是季媛媛的爸爸。哦,季媛媛,那个一直没报名的孩子!报完名,那男子向教室外招招手,只见,一个活蹦乱跳的同样黝黑的小家伙跑了进来。虽然皮肤比较暗,但是,小酒窝告诉我她爱笑,甩起的小辫儿让我知道她很活泼可爱。这和我预想的形象完全不一样,至少见到她的一刹那,我挺喜欢这个小家伙。
可是,第一个星期,她就像别人描述的那样,开始不做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批评她,她总是皱起小眉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挺委屈的样子。学生们说她就是爱伪装,老师一转身,她就现了原形,继续眉开眼笑。我开始用糖果贿赂她。每次上课回答对一个问题,奖励一个糖果,而我则故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她。拿到了糖果的她,开始对课堂感兴趣了,或许那是她在学校获得的第一份肯定。原来,她真的是个
“吃软不吃硬”的主。此后,写字,我总是夸她的姿势最端正,结果她真的成了最好的那个;课堂,我夸她读书最勇敢,结果她真的开始在读书环节高举小手了;放学,我奖励她负责摆班级的所有凳子,结果,她很乖巧地把凳子摆成了一条线。
课间,我把她喊到身边。我拍拍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