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5/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
作者: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2013级初级1班吴俊烁
新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鼓励,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的条件。在《音乐课程标准》前言中也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殿堂,感受音乐的真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从可敬的老师变成可亲的朋友,让学生提高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孩子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上课纪律不好,爱说话,精力不集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能严厉地批评,而是采用及其有效的方法。比如是低年级,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这样,老师说:
“小嘴巴”,学生说:“闭闭闭”,老师说:“小眼睛”,学生说:“看老师”,老师说:“小耳朵”学生:“仔细听”,通过这样的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学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或是竖竖大拇指,说一声“你真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要加油!”。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我们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巧妙的导入方式,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启迪,全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律动导入、情境导入等等。我们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心里特征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例如,我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时,先是用慈爱的表情、期盼的眼神、温和的语言编讲《游子吟》的故事,并配以PPT,创设母子情深的意境,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角色,用心灵去感受,真正体验歌曲意境中所蕴涵的艺术美。接着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日常生活中妈妈慈爱的神情、妈妈轻柔的歌声、妈妈温柔的爱抚、妈妈温暖的怀抱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从而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极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