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指南》科学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指南》中“科学探究”目标的结构和内涵
(1)阅读《指南》文本科学领域“引言”和“科学探究”部分(第28-32页),思考两个问题:
“科学探究”领域有哪些核心理念?
“科学探究”领域的三个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科学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各年龄段2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
◆各年龄段4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3 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3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小结
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探究、解决问题、尝试发现
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
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学与教的方式:
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
科学探究和幼儿的探究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探究既是儿童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方法。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家的探究和幼儿的科学探究
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重要、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
将研究与相关的理论相联系
使用能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
提供合理、明确的推理过程
进行各种验证性研究与推广性研究
发表研究结果以鼓励同行的检验与批评。
提出问题
探究内容指向获得关键经验
选择适宜的方法
推理与假设
实证研究(观察、比较、实验、测量;调查)
分享交流
“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这一核心目标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可以用“好奇、好问、好探究”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兴趣为代价。
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从探究过程来看,包含经历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基本环节。(不同年龄的完整细致程度和深度不同)
从探究方法来看,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是基本方法。
(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分析,实验验证、计划和实施调查、记录和收集信息等方法。)
幼儿正是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探究能力的。
(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不是孤立的、割裂的)
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探究”领域的关键目标。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关键点:
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所反应的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都是在幼儿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发现性、伴随性)
这些事物和现象涉及到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季节、科技、环境等,是举例性的,是探究的载体,幼儿乐于探究的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三个目标的关系
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探究过程的不同方面。不能分别学习或单独训练。
特别是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一定是在有意义的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现的。
科学探究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首要/前提性目标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重要/关键性目标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载体/产物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