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8/6/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
龚明丰凌荣盛全元
(昆山淀山湖永兴虾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昆山 215345)
河蟹、青虾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甲壳类,而且均是池塘的主养品种。池塘单养河蟹或青虾,不仅水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而且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一些地区充分利用了水体资源的时间差,进行了河蟹与青虾混养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根据本地区的条件,进行青虾与河蟹混养,形成了特有的模式。现将虾蟹混养模式的要点介绍如下: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塘春节前晒塘10~15天,然后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l50千克或漂白粉15千克,彻底杀灭野杂鱼。清塘后注水20~30厘米,浸泡2~3天。在池塘最深的位置设置占池塘面积20%左右的围网,以便暂养扣蟹。
2、换水将池水全部排出后,再注水30~40厘米,每亩用二氧化***200克进行消毒。由于清塘消毒药物用量较大,使水体的pH值不稳定,因此,注水后必须用二氧化***进行二次消毒,以减少有害藻类的数量。
二、苗种放养
选择信誉较高的苗种基地,购买苗种。了解生产过程中所选择亲本的规格、在培育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操作措施。所选苗种应规格均匀、活力强。苗种下塘前每亩泼洒250克维生素C,提高苗种的抗应激能力。购买的苗种应在本塘池水浸泡三次后,方可放养。放养时间为1~3月。扣蟹暂养在围网中,到5月中旬后将围网石笼提起,使河蟹自由扩散到全池。
放养模式:,河蟹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只/亩,规格为100~160只/千克。春季在2月中旬放养青虾,青虾的放养放养密度为15千克/亩,规格为
l000~1200只/千克;放养在蟹苗暂养区外。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关键是利用上半年,河蟹相对规格小水体空间大的优势,充分地利用水体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生产大规格河蟹,以获得高产高效为目的。
三、水草种植
种植复合型水草,以适应河蟹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环境。具体方法为:伊乐藻在2月底3月初种植,种植在池塘的最深处为宜,进行点状种植,占全塘面积的10%左右;轮叶黑藻种在池中间浅水区,占全塘面积的30%左右;苦草种在池边上,占全塘面积的10%左右;水草生长面积控制在全池面积60~70%。
四、螺蛳放养和饵料投喂
河蟹养殖池中必须投放螺蛳。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并且要全池遍洒,避免堆在一起造成螺蛳死亡。3~4月先投放总量的60%,5、6、7月份分别投放剩余总量的三分之一,避免一次投放量过多,造成水质过清、营养流失、青苔发生、河蟹前期脱壳不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河蟹需科学地投喂,坚持“前期好、中期饱、后期荤”的原则。前期为河蟹结束越冬,开口摄食阶段。为了恢复苗种的体力,保证其成活率和发育,坚持投喂质量好的冰鲜鱼类和颗粒饲料,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5~7%;中期属河蟹增长增重的阶段,要保证河蟹有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蜕壳生长,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l0%左右;具体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情况确定;后期是河蟹的育肥阶段,河蟹完成生殖蜕壳后,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积累,满足性腺发育的需求,应加大冰鲜鱼类的投喂量,避免河蟹因争食饵料而打斗造成肢体缺失影响商品价值,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5 - 7 %。
五、水质调控
1、肥水放苗种前,应用有机肥(必须是经发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