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科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1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2. 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4、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 指直径小于2mm的气道。
1,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2,科赫现象: 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
1. 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2.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
3. 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都可发生本病。
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5.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2、肺动脉高压: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其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