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2/10/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OO九年八月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和工期…………………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四、项目预期效益……………………………………
五、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三、基础设施…………………………………………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 -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二、供需平衡分析……………………………………
三、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
及供需平衡情况…………………………………
四、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
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选项原则…………………………………………
三、建设标准…………………………………………
四、开发任务…………………………………………
五、规划布局…………………………………………
六、方案对比及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开发任务…………………………………………
三、主要单项工程设计说明…………………………
第七章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一、工程量概算………………………………………
二、投资总概算………………………………………
三、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
能性………………………………………………
四、群众筹资投劳方案说明…………………………
五、整合其他支农项目配套投入方案及落实措施…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2 -

二、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
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一、组织机构设置……………………………………
二、实施管理…………………………………………
三、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问题与建议………………………………………
附录……………………………………………………
一、附表……………………………………………………
二、附件……………………………………………………
三、附图……………………………………………………
河南省汝州市2010年
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背景
汝州市地处淮河流域河南省中西部,位于东经112031/ ——11307/,北纬33035/—35020/ 之间,东西长45公里,,中部有北汝河东西纵贯,八条主要支流辐射全境。全市有20个乡镇办事处,456个行政村(街),,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全市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其它为荒地和非农用地,土壤质地较好,大部分为褐土类土壤。干旱是本区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57年到2011年54年中,出现干旱的年份就有48年,实属“十年九旱”。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对改善我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国家农发办切实做到“两个聚焦”的具体体现。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机制的客观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