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给水排水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给水排水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6/13 文件大小:2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给水排水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一、给水管道施工方法
预制构件的制作
管道及附件的安装
预制井室的装配
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
测量放样
管道水压试验
沟槽的部分回填
管道支墩的浇筑
沟槽回填与夯实
井室的砌筑或装配
管道冲洗与消毒

1、预制构件的制作
(1)、本工程的预制构件主要有:阀门井、排气阀井、排水阀井、排水湿井的底板、井壁、盖板,水表井的底板和盖板,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的阀门套筒。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统计出需要预制构件的数量,并按照预制构件使用的路段和桩号对预制构件进行编号。
、按照预制构件的预制大样图及所统计出的数量,进行预制构件的预制工作:
首先,根据预制大样图,在预制场进行钢筋绑扎工作,同时将套管安装在钢筋上;
其次,钢筋绑扎及套管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制构件模板的安装;
再次,模板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施工图的要求,浇筑标号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再次,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并将与其他预制构件或砖的接茬部位凿毛;
最后,对已预制好的构件进行编号,在预制构件表面标示清楚;并根据构件的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堆放;
测量放样
、本工序的工作条件为:道路边线、中线及高程的控制桩已确定,周边影响工程施工的障碍物已清除,路基土方工程的开挖已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道路边线、中线及高程的控制桩,按照施工图纸,对管道沟槽开挖中线、边线以及各类井室的位置进行放样,并将沟槽开挖中线、高程以及各类井室位置的控制桩引至沟槽开挖边线之外;控制桩的布置见下图:
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
、根据给水工程设计施工图并结合施工现场的路基工程土方开挖情况,确定沟槽的开挖深度;
、沟槽的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时,现场技术员根据高程控制桩的高程,用5m钢卷尺对沟槽开挖深度进行控制,应在槽底留有10㎝的开挖余量。
、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将沟槽的开挖余量挖除,并对槽底进行平整;
、在槽底平铺厚度为10㎝的细沙土,并用打夯机对细沙土进行夯实;
并在阀门井、排水阀井、排气阀井、水表井和排水湿井的沟槽底部浇筑厚度为10㎝,标号为C10的混凝土做为井室的基础垫层。
预制井室的装配
、本次井室的装配,只是对井室的部分预制构件进行装配,而不是全装配,如:阀门井、排水阀井、排气阀井、排水湿井只装配底板和井壁,水表井只装配底板;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情况,在预制场选取符合要求的井室预制构件,并运至施工现场;
采用装载机吊装方式,将井室预制构件安装在井室的位置上,在安装时应结合设计施工图纸,以确保井室预制构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给水管道及附件的安装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取符合要求的管道、管件和附件,并沿着沟槽进行排管作业,清除管道内杂物;
、采用热熔对焊机或热熔器,进行管道的连接;应先将管道与井室相连接,再连接其他位置的管道;
、管道连接完成后,根据管线控制桩,逐节调整管道轴线位置和管道标高,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安装完成后,采用扳手等小型手动工具将管道附件与管道相连接,本工程中,附件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法兰连接。
管道支墩的浇筑
、根据管道系统防推脱混凝土支墩的设计图纸,在管道系统转弯、三通处安装支墩模板,浇筑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拆除支墩模板。
沟槽的部分回填
、向沟槽内回填细土或粗沙,并加水夯实,回填至管顶以上10㎝处;
、再向沟槽内回填原土,并对原土夯实,回填至管顶以上50㎝处;
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
、本工序的施工作业条件为,管道系统安装完成,轴线位置及标高调整符合要求,回填土已部分回填,但管道接口位置已留出,防推脱混凝土支墩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排水路线已选定;
、对管道的管口进行封堵,并在下游位置预留进水口,在管道上游和系统中起伏峰点安装排气阀;
、采用洒水车通过预留进水口向管道内注水,在将管道系统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后,停止注水,并将预留进水口封堵。静置12h后,检查管道的接口,发现渗漏情况应及时排除或停止试验,待问题解决后,再次注水、检查;
、检查合格后,在预留静水口位置,将管道系统与管道加压设备(电动试压泵)相连接,并由洒水车向管道加压设备内注水,启动管道加压设备对管道系统进行加压;
、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的水缓缓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处有无漏水、损坏的现象,如有,应及时停止试压,待查明原因和采取相关措施之后才能重新试压;
、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当1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允许压力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