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转箱不能及时返回,周转箱损坏责任不清,周转箱数量不好统计,周转箱跟踪困
难等等现象层出不穷,周转箱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仅造成居高不下的成本,也同
时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一旦周转箱在生产线中运行有所阻滞或耽搁,将会
对造成生产线由于零件供应不及时而造成停产,损失巨大,因此庞大的生产能力
要求必须与高效周转箱管理系统运转相适应。�
综上所述,对生产企业周转箱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周转箱的管理理论在
理论文献中却较少被提及,而在实践中也缺少很好应用的参考模板。本文就是以
上海通用汽车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周转箱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设计
一套具备实际操作性的周转箱管理方案。�
本文在分析供应链内周转箱特点和要素的基础上,针对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周
转箱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不同用途周转箱需求量变化进行测算,分析
了周转箱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借助周转箱共用系统建立模型,将优化周转箱
总需求量作为企业周转箱管理的目标,加入相应的约束条件,并给出模型中各参
数的标定方法。根据所构建模型,结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实际实施效果,通过
实际数据分析,证明所应用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为周转箱
的计划管理和运作规范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为企业内部周转箱运作管理奠定了基
础。�
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汽车制造业,周转箱管理理论及相关实践对企业汽车企
业(集团)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环保要求的不断深化,循环包装的重要意义
正不断体现,循环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发生本质上的提升。�
��国内外汽车制造业周转箱管理现状�
���国外汽车制造业周转箱管理现状�
历史地来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基本上走
过了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到以市场营销为中心、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一个螺旋
式上升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逐步从后台走向
了前台,逐步从随动的和辅助的支援系统转向了市场竞争的战略手段,从以单个
2
企业的盈利为中心转向注重企业间协作并以双赢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供应链管理。�
国外周转箱运作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拥有���������品牌
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对皇冠车进行生产配置时,就对周转箱运作管理进行了相
关的研究,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同步开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决策就是对周转箱
的有效分配和管理,也就是说,在车辆生产的一开始,企业就把周转箱定位、功
能配置、周转箱供应等问题综合起来考虑,确定周转箱运输方式,进而确定皇冠
车的生产方案。���与此同时,国外一些企业如微软、宝马、本田等企业对周转
箱管理也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可知,国外周转箱管理相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
是比较成熟的。�
���国内汽车制造业周转箱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汽车制造业的周转箱管理相
对比较落后。从周转箱的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周转箱都没有形成一个顺畅合
理的周转流通机制,周转箱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企业仓库内部和运输环节之间的搬
运作业,即便是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周转箱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周转。由于产品
从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供应链过程中要更换数次周转箱来实现
运输和存储,经过多次倒换周转箱,阻碍了汽车制造效率的提高,产品附加成本
也有所增加。�
吴清一、李太平、孟国强等学者对我国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必要性及面临的
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论述����。陈晓贞、张庆华等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
托盘租赁系统�����,这些在全社会范围内流通的标准周转器具的管理方法对周转
箱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从企业应用情况来看,目前,我较先进的生产
企业外,一般企业的物料搬运费所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高达��左右,这与我较低有极大关系�����。据国外周转箱权威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
一个周转箱从投入使用到报废,在所承载的产品流通过程中,可平均节约贮存、
装卸和运输费用��多美元,相当于其自身成本的几十倍,但是这需要有一个前
提条件,即周转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多次循环使用。������
我国周转箱使用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用于产品流通的周转箱大部分随
3
着产品归属权的转移便结束了其使用寿命,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的,这就造成
了许多生产企业每年不得不重新启动大量资金用于周转箱的制造、购买和使用,
这部分费用附加在所承载的商品价值上,使商品成本大大增加。由于周转箱应用
主要是限制在企业内部作业范围之内,所以目前我国周转箱的循环利用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