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
&&&&&&&有限公司码头?#泊位皮带机隧道施工技术总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码头?#泊位皮带机隧道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
(一)、隧道工程1.隧道施工区自然条件及周围环境该工程位于??????,拟建场地南侧为长江,西侧为渝西囤(煤码头),东侧至西侧间分别为河漫滩、山坡,场地整体起伏较小。河漫滩处地形坡度较平缓,约3°~5°;山坡斜坡坡角约20°~50°,坡度较陡。隧址区内地面最高处高程为248.43m(BK05),最低处高程为225.46m(BK02),相对高差为22.97m,为一斜坡地带,地面纵向坡度28°~32°,局部陡立,其后缘有一50°~60°的陡崖;横向坡度3°~15°,较为平缓。场地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层覆盖,整体地形大致为北高南低。
2.隧道地质概况1)、地层根据钻探揭露和地表地质调查及码头补勘资料,隧址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Q4co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夹泥质砂岩和砂岩等。
2)、不良地质隧址区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其洞顶后缘机耕道北侧陡崖中3个危岩体。W3~W5危岩体失稳方式为滑移式,天然工况下F为1.21~1.27,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F为1.07~1.14,处于欠稳定状态。从洞内开挖显露岩层来看,主要有页岩夹泥岩滑层。该类岩层伴随隧道开挖易出现小、中规模塌方。
3.隧道设计概况该隧道为单向单道断头矿山皮带机运输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9.71m。隧道洞长40.0m;设计底标高214.38mm,设计横坡和纵坡均为1.00%(40m)。设计洞净宽4.5m,净高2.932m。
(二)、边坡支护工程码头?#泊位皮带机隧道洞口段地形上均位于斜坡上,为逆向坡。坡向178°,地面纵向坡度28°-32°,局部陡立,其后缘有一50°-60°的陡崖;横向坡度3°-15°,坡角5-15°,斜坡现状稳定。按隧道设计进口情况是以明洞顺接地形进洞,按设计标高进行洞口开挖,将形成隧道两侧明洞斜坡和顺地形的仰坡,仰坡坡向178°,设计两侧斜坡和仰坡都按1:0.5分级放坡加锚杆支护的措施。隧址洞口岩层产状324°∠16°,其岩体中主要发育裂隙:
①30°∠85°和②173°∠60°的两组节理。
1.仰坡我部进场后发现,隧道洞口处仰坡已经发生大面积滑坡,清理后坡脚至设计马道处的地形平均坡角越为90°,且已岩质为主,岩性为沙质泥岩,基岩面倾角与地形以小角度相交,不利于边坡岩体的稳定。易沿岩层裂隙面发生滑动破坏,边坡稳定性差。
2.边坡该边坡为拟建洞口左侧边坡,最大垂直挖方高度约11.24m。为岩土混合边坡(二级边坡为岩质边坡),且以岩质为主,岩性为沙质泥岩,上覆土层为粉质粘土夹碎块石(揭露厚度最大3.10m),横向地形平均坡角约5°,下伏基岩面倾角与地形基本一致。边坡安全等级二级,岩体类型III类。该边坡无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控于岩体强度。边坡稳定性较好。边坡坡脚为抗风化能力弱的砂质泥岩,在放坡后应立即进行坡面防护。
二、技术实施方案(一)控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