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医学教育影响论文
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所构成。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这种方法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然而,随着医学内涵的拓展,对医学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医学人才,是当前国内国际医学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目前,各国教育家都主张在医学教育的各阶段,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1,2]。下面,就PBL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
1PBL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
产生背景
由于生物医学迅速发展和特殊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知识的积累成倍增长,教师们出于对专业的热诚,竞相扩充教育内容和介绍高新尖技术,造成学生学忆教材,而忽视了实践和医学道德的学习。以至毕业后,他们既缺乏独立的工作能力,又失去了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观念[2]。美国教育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察觉出这种偏向,以及将产生的教育危机,感到学生需掌握的内容太多,而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学会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已无可能。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刻不容缓。提出要把开发学生智能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培养目标,加以研究和贯彻实施,使学生从繁重的专业学习中解脱,要精简教材,改变灌输式讲课,引导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并且重视医德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正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3,4]。
发展现状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发源北美[5]。其实行的教学方法是:(1)取消上课,以自学为主;(2)问题解决或问题定向的学习;(3)全面采取综合性课程;(4)保证让学生个人有选择课程的自由;(5)全面贯彻小组的互相教学-学习;(6)小组配备的不是教师,而是作为“支持者”的指导教师;(7)不进行系统的讲授,而是个别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不是给以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为此,PBL的课程设计尽量使其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接近临床实践,注意跨学科横行知识的联系,把基础课的学习和运用贯穿于临床全过程。这使得PBL打破了传统医学各基础学科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纵向综合和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
作为一种医学教育改革途径,PBL已被许多医学院校采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埃及、印度、中国等40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哈佛医学院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医学院,PBL是全校性展开。有些院校如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医学院、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等是局部试用。当然,大多数院校还只是在基础课中采用PBL方法。其中一部分学校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中引入了模拟病人或标准化病人技术[5,6]。
2PBL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
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