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思政课原著导读读方案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政课原著导读读方案心得.doc

上传人:资料分享 2018/6/1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政课原著导读读方案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关于读《实践论》的体会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014级会计学2班
姓名:李佳媛
学号:071405410
成绩:
2014 年 8 月 29 日
毛泽东同志为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于1937年7月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思想类书籍,《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我总结了毛主席在其中阐述的四个问题:第一点是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第二则为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第三,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最后一点即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阅读完这本伟大的著作,经过查阅、探索和自身的思考,我将这篇读后体会分为一下三个部分: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我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最好自己去实践一下。就像我们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可以去品尝然后得出答案,而不是光听被人讲。毛主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但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丰富自己,不断增加自己的头脑储备。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任何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亲自去实践,但我们可以借助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但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因为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否则,我们就会被引向歧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的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