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钢筋砼施工工艺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32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砼施工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2623466021 2018/6/15 文件大小:3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砼施工工艺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9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1  总    则

    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等结构形式的剪力墙钢筋绑扎。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96);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
   钢筋、绑丝等相关材料标准和有关规定。
、符号

    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

    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减径并在其表面形成三面或两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

    热轧圆盘条经冷拔减径而成的光面圆形钢筋。

    在剪力墙中,当焊接网片长度或宽度不够时,按一定要求将两张网片互相叠合或镶人而形成的连接。    

    一张网片的钢筋镶人另一张网片,使两张网片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各自在同一平面内的搭接方法。
  la——钢筋锚固长度。


(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2)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并符合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钢筋下料、成型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2)标出钢筋位置线。
(3)做好技术交底。
:
(1 )成型钢筋或网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工成型钢筋或点焊网片。
(2) 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
(3)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4)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5)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作业条件
(1)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网片应有加工厂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 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3) 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4) 检查网片的几何尺寸、规格、数量及点焊质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5) 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
(6) 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7)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1) 工艺流程:
修改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2)操作工艺
1)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2)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
3)剪力墙钢筋绑扎完后,-1
-1
环境类别
剪力墙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20
20
25
20

30
25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