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会考知识点总结2.doc

格式:doc   大小:46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考知识点总结2.doc

上传人:likuilian1 2018/6/15 文件大小:4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考知识点总结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认知性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下列四个层次。
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即认识“是什么”)
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即明确“是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即懂得“为什么”)
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即能够“综合应用”)
化学2
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
、核素、同位素、质量数(A)
答: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质量数(A):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到的数值。
A=Z+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A为质量数 Z为质子数 a为原子个数 b为电荷数 c为化合价
练习:必修1 P33/2、3、4、5
(B)
答:(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高的电子层里。电子层数(n):1-7 电子层符号:K、L、M、N、O等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要求: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P26/2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
(B)
答: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表现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不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要求:能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练习:P10/1、4、8、10 P26/1
5.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答:按原子序数的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分为横行和纵行:有7个横行,称为周期
有18个纵行,称为族
(B)
答:周期:短周期第1-3周期
长周期第4-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化合价:最高正价+1→+7 最低负价-4→-1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族: 主族(族序数:罗马数字+A)7个
副族(族序数:罗马数字+B)7个
Ⅷ族: 1个
零族:最外层稳定结构 1个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元素化合价:不变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练习:P10/2、3、5、6 P26/6
(A)
答:

要求:知道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感受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练习:P10/9、11、12 P26/3
8. 化学键(A)
定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离子、分子等
分类:常见的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9.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定义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元素
ⅠA、ⅡA族的活泼金属元素和ⅥA、ⅦA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
(注意含铵盐)
一般为非金属元素之间
特点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
存在范围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特点:,不影响化学性质。

10. 离子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