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ppt

格式:ppt   大小:240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ppt

上传人:dlmus1 2018/6/15 文件大小:2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
赤字的经济效应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The fiscal balance and the deficit
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defici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ect of
fiscal deficit by IS-LM model
Chapter 14
The fiscal balance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手指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所追求的目标和考核的目标而已
(一)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都是基本平衡, 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不考虑时间因素,动态平衡则要引入时间因素
(三)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能分析财政平衡状况的原因和后果,探求改善财政状况的对策,从而运用财政政策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四)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分立
(五)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出现赤字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六)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在当前体制下, 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形成的“财政性挂账”,如应补未补的企业亏损补贴、粮食亏损补贴、欠发公教人员工资、欠补社会保障缺口等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两者的差别:债务收入是否计入经常收入,以及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经常支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不同口径的财政赤字
一种赤字口径是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家财政支出的差额,在财政统计上称为“收支差额”
另一种口径是中央财政收入合计与中央财政支出合计的差额,成为财政赤字或中央财政赤字
“收支差额”是中央财政赤字扣除地方结余的结果
中央财政赤字>“收支差额”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DEF=SD+CD
SD=(G-tYf)
CD=DEF-SD=(G-tY) -(G-tYf)=t(Yf-Y)
DEF=CD+SD=(G-tYf)+ t(Yf-Y)
其中,DEF代表现实的赤字,SD为结构性赤字,CD代表周期性赤字,t为税率,G为政府支出,Yf代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代表实际的产出水平。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现实赤字、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关系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1)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不能有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财政政赤字性质的正确判断
(2)一般来说,财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内)既改变周期性赤字,财政措施在增加(减少)结构性赤字的同时可能减少(增加)周期性赤字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三)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财政工作一直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但在不少年份出现了赤字
我国财政赤字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政府陆续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对财政来说,几乎每项改革措施不是减收就是增支
另一方面,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农业比重过大,总体生产率低下,国家财政首先要满足众多人口的生存、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和维系社会安定的基本需要,还要负担繁重的科教兴国和经济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