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
东海县石榴中心小学孙宜玲
【课题】《台湾的蝴蝶谷》
【教材简介】
《台湾的蝴蝶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图文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每年春季台湾蝴蝶谷迷人的景象,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对课文内容作繁琐的分析,而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利用挂图,引导学生亲手制作蝴蝶参与教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展现台湾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引领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激活学生感悟的情愫,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丰富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台湾的有关资料和有关的教学图片、录音磁带,每个学生在课前设计绘画一只或多只漂亮的蝴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由许多风景名胜,台湾的蝴蝶谷就是其中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有谁知道我们祖国宝岛台湾在哪儿?你们在地图上能否找到?”学生交流讨论。
。
“台湾的蝴蝶谷是国家主要的旅游景区,那儿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谷内随处可见色彩艳丽的蝴蝶上下飞舞。在那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不妨,我们今天就去蝴蝶谷看一看吧!”
(这一教学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听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
,读后评议。
,小组交流已认识的生字词,并说出是怎样记住他们的。
(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与别人的交流学忆生字的方法,也训练学生与同学友好合作的意识。)
,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内容?
。
(这一环节的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段落内容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心中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三、读议结合,理解内容
(一)、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欣赏台湾的蝴蝶谷,问:人们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呢?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蝴蝶的多和美?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色彩斑斓”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飞过、穿过、越过)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能互相替换吗?谈谈你的看法。
接着,播放蝴蝶飞舞的画面,并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蝴蝶演示蝴蝶从花丛的上方飞过,从树林间穿过,从小溪的上面越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