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试举例说明。
语法范畴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比如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不同,但是都属于时这一范畴。
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比如数的语法范畴有单数和复数,但是一个词选择了复数形式,就绝对不是单数,反之亦然。
第三,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现代俄语的名词分单数和复数,而古俄语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双数的消失改变了复数的意义,现代俄语的复数是多于一,而古代俄语的复数是多于二。
?它们有什么语法意义?
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如:张老师/来了,这幅画/真美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动作(宾语)的关系。如:切/西瓜,洗/衣服
述补结构:反映述语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的关系。如:急/哭了,搬/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人民的/力量,加倍/努力
联合结构:反映并列或选择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关于这两个特点,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角度来认识深入认识。同时要注意认识为什么语言的发展变化会有这样的特点。
1)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是工具、桥梁、纽带,社会一刻也不能离开,关系密切,不能突变。
2)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另一种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
?
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语言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求语言不断地充实和改进,以适应人类实际的需要。2)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由此可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