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2
文档名称:

旅游地产 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页.doc

格式:doc   大小:689KB   页数:1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地产 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页.doc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18/6/15 文件大小:6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地产 陇上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则
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落实陇上县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为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陇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陇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陇上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陇上县县城总体规划》特编制陇上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陇上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大旅游”观念,确保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三个文化向量坐标:民间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突出陇上县以凤文化等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休闲的旅游主题。
——把陇上县建设成为重庆西部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规划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维持陇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突出主题形象的原则,以产品和服务及各种载体来营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可操作性原则,在功能分区、政策、时间安排上统筹安排以确保建设、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可操作性。
——区域联动共存共荣原则,陇上旅游与周边区县联合开发,共生发展。
三、规划分期: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15年。其中2001—2005年为近期开发建设期, 2006—2010年为中期,2011——2015年远期。
四、规划重点:
____青龙湖风景名胜区
____璧城中心旅游区
____璧丁旅游经济走廊
五、本规划是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区域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六、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和变更,需要做局部修改或补充完善的,必须经县旅游事业发展委员会同意,重大问题须经县委、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
七、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图件组成,其中文本、图件具有法律效力。
八、本规划由陇上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旅游局根据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
第二章陇上县旅游产业定位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三山、三湖”的格局。
,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
,初步形成青龙湖、白云湖两个品牌。
、旅游局、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西部大开发以及重庆直辖市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发展机遇。
距主城区只有40分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旅游游资源品种多、门类全、文化遗存较丰富。
二、旅游产业定位
陇上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来自二、三产业的贡献,乡镇企业总产出又占其中的87%左右,而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压力以及陇上缺发展工业的能矿和水资源将使得工业、乡镇企业增长优势减弱。%,且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在陇上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即旅游业在陇上县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为:
陇上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
陇上县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三章陇上县旅游业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5年规划期末,把陇上县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独具、人文特色浓郁并具有现代特色的重庆西部的主要旅游度假区,重庆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相当于陇上县GDP的8%左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阶段目标
(2001—2005年):到200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达74万人次。消费者人均花费达200元,,占GDP比重的3%,将旅游业作为
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2006—2010年):到2010年,年旅游者达125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达330元。,%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2011—2015年):到201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76万人次,旅游者人均消费达500元,,相当于陇上GDP的8%,此时旅游业已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表1 陇上县旅游发展目标指标
年限(年)
1999
2005
2010
2015
旅游总收入(亿元)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2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