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方哲学笔记★
★希腊哲学的特点:
1、        朴素直观性只能用感性表现去表达抽象。
2、        经验主义只能由经验出发通过经验去说明经验。
3、        宇宙论自然哲学希腊人把宇宙、自然、城邦、国家和人看做是同制同构的。
★本原:
1.        万物生灭变化,它从那里来毁灭后再回到那里去,是永恒不变的。
2.        从泰勒斯开始指万物的根源或基础常被翻译成为:“始基”既是根源又是基础。
3.        在希腊人看来真正原始古老的开端就是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逻各斯:
1.        希腊中一个源于动词logos意思代表说的名词,基本含意是“言说、话语”。
2.        主要的含意是:赫拉克利特:“万物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与我们所说的规律
3.        使知识有了确定性相当与老子的道。“逻辑”就是从它那里衍生而来的,基督教认为其与神同在与神是同一的。
4.        万物根据逻各斯而生成,它永恒的存在着,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2003考过
1.         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认为在感觉经验中达到认识和对象的同一性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理性认识中,知识和对象才能同一才能认识万物的本质。其确定了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认识无非要达到与对象的统一性,而这个统一性在感觉经验中是无论无何也达不到的。奠定了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那就是通过理性认识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2.         将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并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的对象,奠定本体论的基础使哲学系统化。本体论是追问的存在是逻辑上在先而不是时间上在先的质料性东西。
3.         巴门尼德是本体论奠基者,其思想的倾向就是以思想的普遍性为基础,摒弃了自然哲学追问时间上在先的根据。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本质世界(思维)和现象世界(存在)的划分,两条道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划分,(知识和意见有着严格的区别,知识是普遍必然的,意见是因人而异的)确定了后来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以及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确立了理论思维的基本形式。
与赫拉克里特的对比:巴强调静止不动主张万物是一,赫拉克里特强调运动和变化万物是多。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2003考过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
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
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数是本原:
1、        毕达哥拉思认为数先与事物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2、        数不仅是构成事物的质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属性、状况、模型。
3、        一切思维的性质的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原子论:
1、        德莫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是万物的最小单位。原子的区别只是在于存在形状、位置和次序的不同。
2、        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是非存在,是存在的另外的一种状态。
3、        解释了万物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4、        原子在虚空中碰撞造成他们的分解组合从而形成万事万物。
★伊壁鸠努原子论:
1.        是对德莫克利特的修正,原子的形状有限。
2.        原子有重量。
3.        原子有偏斜运动。
4.        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是真理的标准。
★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追问的是宇宙自然在时间上在先的东西,后者追问的是逻辑上在先的东西。强调通过理性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思想在理性才可以中达到知识与对象的同一。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        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和概念,普遍的定义和一般的共象,       亦即我们说的本质规定。
2、        即知识是对事物一般的本质的认识,唯有知识才能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必然性。
★认识自己:
1、        苏格拉底:认为认识就是明确自己无知,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认识心中的潜在的善。
2、        心中的德行是潜在的为人人所拥有,但需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