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安项目
第一篇临安
临安概况
临安位于浙江省西部天目山南麓,地理坐标东经118度51分至119度52分,北纬29度56分至30度27分。。东往杭州,西进黄山,北上南京、上海,南下宁波、温洲、大都可朝发夕归,距杭州城50公里。其由原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合并,,。辖23个乡16个镇,市人民政府驻锦城镇经济蓬勃发展,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已形成以纺织、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造纸、皮革、服装、制药、食品、森工、电线电缆为骨干的多门类多行业工业体系。电线电缆、手表螺钉、医用玻璃器皿等产品已成为国内重要生产基地,产品产量占国内市场50%以上。已探明的矿产有钨、铍、汞、金、铝、萤虫、重晶石等34种。昌化鸡血石是稀世治印珍品,与田黄、灯光冻石齐名,被誉为国宝。交通方便,公路通车里程达1300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以林粮经济特产为主的农业颇具特色,%,是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浙江生态农业第一县,已建成木、竹、笋、茶、桑、果、药、菜、菌、杂等十大商品基地。茶叶、笋干的山核桃为临安三宝,久负盛名。是国风萸肉、白果、於术、杜仲等名贵药材的重要产区。临安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15处,景点40多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西天目,素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誉,有4700多种生物物种子,被子称为“物种子基因宝库”。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王陵园,是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园。青山湖、玲珑山、湍口温泉、瑞日溶洞,都是旅游、度假胜地。
临安是一方古老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临安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春秋时期,临安为吴、越之境,后为楚地。临安建县于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经历唐宁宋后,临安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属钱塘道,废道后直属省。民国三十七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4日,属临安专区,亦称
“第九分区”。1958年——1960年,余杭、昌化并入临安。1961年,余杭县又重新从临安划出。此后,临安名称和规模沿袭至今。
附:经济指标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杭州市
10896
4896
市区
1195
10896
6527
建德
8809
3641
富阳
9972
5118
临安
9511
5002
桐庐
9106
4453
淳安
7534
2901
二、地史演化
临安市地史大致上经受了海浸、沉积、隆起、海沉、退积、褶皱、断裂这样一个演化过程。前震旦纪,本市处于地槽发展阶段,至震旦纪末成为钱塘海湾中的一个边缘海湾,境内一片汪洋。由于滨海,汪海相类复理石沉积,到志留纪末又碰上加里东地壳运动,使本市地层发生差异性隆起,出现高低不平的台地,由最高处开始上升为陆地。在这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低凹处先后沉积陆源碎悄、碳酸盐等物持,使该市境地成为地台般的沉积岩层,海水渐退,到中三叠巨末期,地壳发生印支运动,使巨厚的觉悟咱们央发生褶皱,从而奠定了本市的基本构造骨架,成为浙西大馥向斜的一部分。晚三叠世以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发生燕山地壳运动,致使本市地层受基影响而发生断裂和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的断裂啬了本市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多期的火山喷发为本市矿产资源的形成带来好处。该市矿产大多形成于燕山期。
三、地质构造
临安市地壳演变中,曾有两次大的地层变动。一次是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一次是中生代侏罗、白垩纪(~7000万年)的燕山运动。这两次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我市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本市褶皱构造是浙西印支期大复向斜北东段的一部分。褶皱轴向北东40°~45°。市境内的地层褶皱分布,主要分为西部(大溪——顺溪断裂以西);东部(临安——乐平断裂以东)及中部(介于西部与东部之间)三大部分。这三部份分属长兴向斜和武康——鲁村复向斜;杭州——开化复期造成的褶皱构造对本县影响不大,规模也小,常呈舒缓、宽展型的北斜构造,如白牛桥向型等。印支期造成的断裂构造的轴向基本一致,呈现北东40°~45°。如鱼跳——芦塘正断层,夏色岭——大溪断裂带、河桥逆断裂、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