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理解经济科学
一、什么是科学
1、自然科学: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自然现象的科学
天文: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所表现出来的天文现象;
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现象的学科;
物理: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现象的学科;
生科:主要分析生命现象的学科;
2、社会科学:
考古学: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案例:头骨洞的解释
文学:人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种认识的文字表现。
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的学科;
所以,社会科学是观察人类行为及其现象并加以解释的学科;
3、科学与科学的目的性:
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
所以,我们理解科学不能只看它的目的;
二、什么是经济科学
1、Samuelson: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Stiglitz:
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产品怎样生产?产品为谁生产?谁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
3、Economic and Economical
4、经济学是观察经济现象并解释经济现象的科学;
三、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Economic:解释微观经济现象;
Economical:如何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
四、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Economic:解释宏观经济现象;
Economical:如何实现“社会的效用”最大化
五、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为什么癌症现在还不能治疗?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癌症病毒是如何复制的。
经济学:解释病毒的复制过程
管理学:如何治病
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趣、有用的科学
1、为什么本地消费者难以买到在当地生产的优质产品?——阿尔钦—艾伦定理
2、税收争论:为了减少联邦赤字;t*Q
应增加税收:增税将削减赤字,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经济;
应削减税收:减税将激励经济活动,扩大税基增加政府收入
3、“破窗理论”或者“战争有益论”
参考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Samuelson,Nordhause:《经济学》
第一章宏观经济目标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区别: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量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
解释经济增长为什么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差异;
三、宏观经济目标: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衡
1、失业—充分就业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季节性失业:由于工作的季节性变动而导致的失业;例如农业、牧业、旅游业等行业的淡季和旺季间的波动。
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善导致失业者无法找到劳动力需求者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例如中国的纺织工人;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工人失业;周期性失业属于此类。
增长不足型失业:需求增长的速度慢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导致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技术进步或采用新机器导致的失业;例如磁卡的使用;
自愿失业:不愿意接受现行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造成的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照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需求不足而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经消除而只剩下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经济就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