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

格式:ppt   大小:20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

上传人:jiquhe72 2018/6/16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学会理解
我们为什么不一样?
遗传、社会化(家庭、学校与同伴、新闻媒体,地域文化)
学会理解
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际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拉关系扯裙带,在新时代,人际关系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合作共赢,这是除了学识、品德外的大学生最新课程,其重要性,已不言自明!
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完成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事业的成功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心理健康(代偿作用;稳定情绪;自我认同)
事例
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大家知道比尔·盖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保罗·艾伦及史蒂芬。他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比尔·盖茨在25年前创业的时候,他就了解了这一点。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比尔·盖茨的人际关系法则。第一,利用自己亲人的人脉资源。他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他怎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事例
比尔·盖茨简介: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西雅图长大。盖茨是家中三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排行第二。从少年时代热衷于电脑游戏,富于想像力,14岁时不再上数学课(见图2),因为他(是天才)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学知识。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19岁时退学,和发小保罗·艾伦(Paul Allen)创办电脑公司,直到后来创办了微软公司。(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的。) 保罗·艾伦简介: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西雅图。艾伦的中学就读于西雅图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盖茨也是在这个中学。他两的共同爱好——计算机,他们利用湖滨中学的终端机练****编程技巧。1971年中学毕业后,艾伦前往华盛顿州立大学上学,2年后(1974年)为了成为波士顿Honeywell公司的程序员而退学。在波士顿,他又和发小盖茨重逢。后来,艾伦说服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1975年4月4日,二人在新墨西哥州共同创建了“Micro- Soft“(微软最初就是有这个间隔号)。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动机
1、亲和动机:追求温暖,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依恋: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社会整合: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产生团体归属感
价值保证: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当需要帮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导和受教育的机会:(横向,纵向)
2、为了克服寂寞: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三、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正性、负性评价
2、社会交换原则:我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3、联结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四、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
个人的温暖:内心:尊重、喜欢、关心、爱惜;外在:言谈、语气、姿态、动作、眼神、表情
能力:智力、社交技巧等
外表的吸引力
2、相似性
3、互补性
4、熟悉性
5、接近性
五、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
1、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表面性、片面性)
2、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不顾平时,反目成仇)
3、晕轮效应: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一系列尚不知道的特征上(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4、刻板印象:定势效应(北方人,南方人,男生,女生,城市,农村)
5、自我投射效应:自我与非我不分,主观与客观不分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消极自我暗示、归因错误、过度自尊、个体条件相对不足
2、自傲心理
受不当的社会舆论影响;自我期望值太低或太高
3、羞怯心理
先天因素,社会因素
4、嫉妒心理
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5、猜疑心理
主观臆断,性格多疑,心理反常,错觉反应
6、闭锁心理
受传统文化影响,清高、自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