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小学生千字文.doc

格式:doc   大小:121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千字文.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6/16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千字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大江东去”:出自宋朝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词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接天”:语出自宋朝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中华历史,岁月五千”:这只是个通俗的说法,并非学术界的定论。一般来说,中华文明史是从夏代算起的。夏代的起始时间根据以前的考证是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年。不过。目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已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从皇帝至夏代有1000年左右。这样算来,从皇帝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第4页:
“炎黄”:指大约5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
黄帝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民族的主干成分。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华夏民族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第6页:
“导平水涨”:指大禹治水。
大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中国的历史从此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传说,那时禹去治水,采用了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往海洋。他花了13年的功夫,才把洪水控制住。大禹治理水患认真负责,十分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人们的信任,继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违命坐监”:指夏王朝出现了国家机器。不听命令就要坐牢。
禹年老的时候,准备让位给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杀死了伯益,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在夺取王位时,有的部落首领不服。启调动军队和他们大战。启对士兵们说,你们听从我的命令,就将得到赏赐;违反我的命令,就将进监狱,被杀头。这样,经过一年征战,启的统治得到了各部落的正式承认。
第8页:
“商代金属”:指商朝已经大量生产金属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土了商朝的青铜器达几千件,其中最著名的为司母戊大方鼎。该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文记骨片”:指商朝时人们把文字记录在兽骨和龟甲片上。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从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发现了它。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如今,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在以河南省安阳殷墟为中心,出土了15万片以上。
第10页:
“武王”:指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生活在泾水、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首领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姬发就是周武王。他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事业,在姜尚、周公旦等人的辅佐下,按既定的战略方针,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
“除害”:指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王叫纣,他非常残暴无道。武王、姜尚等人带领着一些部落,大举伐纣,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分田”:指分封制、井田制。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第12页:
“战国征杀”: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征杀。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春秋时期先后获得霸主地位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他们为“春秋五霸”。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到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第14页:
“也曾退让”:指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出逃流亡。当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像接待诸侯一样隆重的接待他。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谈话中,楚成王问重耳:“假如有一天,你回晋国当上国君,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要是托您的福,真能返回晋国当政,如果有一天,晋楚交战,两军相遇中原,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报答今日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