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北伐战争1.ppt

格式:ppt   大小:55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伐战争1.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6/16 文件大小:5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伐战争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兴起
国民大革命
高潮
1926年
1927年7月
国共合作实现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北京政变——军阀分化
工农运动发展——群众基础
两次东征
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革命军组建
黄埔军校创建
广东革命根据地
的巩固和统一
可能性
直奉军阀勾结“反赤”
北伐
张作霖、吴佩孚进攻
必要性
决定
北伐
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原因目的先锋)
主要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伐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利进军
主要战场和战役:———————
其他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北伐
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河南
郑州会师:北伐军与冯玉祥部
南京国民革命军北上占领徐州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北伐胜利进军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背景: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制造
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
过程: (阅读小字课文)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北伐胜利进军------
原因:
直接原因:直奉两派军阀共同“反赤”,张作霖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吴佩孚进攻湖南的国民军。
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先锋: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1926年5月)。
主要对象:
方针:先集中兵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然后挥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兵力;最后歼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重大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其它战场:福建、浙江、江西
原因:北伐战争胜利的推动
表现:工人运动:1、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运输队、宣传队、和卫生队随军出征成立工人纠察队,支援北伐军;2、汉阳兵工厂工人罢工;3、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3月,第三次起义取得胜利,工会组织壮大。
农民运动:湖南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作用: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工农运动的发展
1、北伐前夕,由交战到勾结,联合“反赤”的两派军阀是:
A、直系和山东军阀 B、直系和奉系军阀
C、直系和皖系军阀 D、直系和桂系军阀
2、下列事件与冯玉祥有关的是:
①北京政变重②五原誓师
③进攻郑州,与北伐军会④占领徐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第一层次练****单项选择
B
A
4、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的是:
A、叶挺 B、曹渊 C、周恩来 D、李立三
5、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是:
A、浙江省 B、湖南省 C、湖北省 D、福建省
C
B
3、下列战役发生在湖南、湖北战场的有:
①汀泗桥战②贺胜桥战役③武昌战役④南昌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宣言有鲜明的反帝反军阀的旗帜,抓住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最迫切要求。因此,北伐战争具有正义性。
(3)局限性:一是政权问题的纲领模糊,二是没有提出社会革命纲领。北伐战争在打倒了军阀和帝国主义之后所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政权?宣言未能明确回答,只是含糊地指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要召集国民会议。
(4)先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然后挥弋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兵力;最后歼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依据是敌强我弱的形势。
1、从广州誓师到攻占南京,近两年10个月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以少胜多,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吴、孙主力,使他们的反动统治崩溃,也使帝国主义者受到沉重打击。
3、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重心。
1、北伐战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正义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工农群众的全力支援;
2、国共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3、作战目标明确,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善战,叶挺独立团最突出;中共党员、青年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层次练****归纳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表现:
?归纳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