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高中文言文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文言文复习.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文言文复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文言文复****课初探 
文言文的复****是语文决胜高考的关键一役。与其他内容相比,文言文有其特殊性:⒈所占分值较大,有16分左右;⒉全部是客观试题,有利把握;⒊知识性、体系性较强;⒋难度不是太大,只要复****得法,一般同学不会失太多的分;⒌相对其他内容来说,学生对此似乎更有信心。从上述几个特点可以看出,文言文的复****是大有可为的,但如果方法不当,也很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的复****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对考纲,明确复****重点。 
    首先,根据考试说明,使学生清楚高考中本部分的要点和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力层级来说,包含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次;就具体内容来说,主要有⒈理解实词(351个)在文中的含义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20个)在文中的用法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6种)和用法(2001年不列入考试内容) ⒋理解并翻译句子⒌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其次,在老师精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遴选。比如,将常用的、出现频率较高的100个左右的实词单列出来,编成专项材料,供学生复****使用。专门就28个虚词的用法,结合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所有例句,系统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利用课堂讲练和有关材料逐一突破;最后阶段进行大规模的实战演****检查复****效果,及时反馈矫正。 
二、抓课堂,力图纲举目张。 
    现在高三复****在不自觉中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似乎除了大量“做题”,并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甚至严重忽视了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做题”进行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感觉有“抓头”,而且短期内也似乎较容易见到成效,但与目前高考的趋向有些背反。高考要求的实质上是能力,而能力则又是综合指数的体现,大量的题目操练,却篇篇顾此失彼,或者以偏概全,更何况在这种形式下,知识是零散而不是系统的,训练是间歇的而不是连续的,因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探索就是要力争改变这一现状,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纲”,尽量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全部张开。 
    就课堂教学来说,要完成以下任务: 
⒈沟旧通新,归纳串联。由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还是教师,都比较重视文言文的学****但有一点,就是平时的学****较为重视的是基本词句的理解,仅仅就课本上单独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作个别解释,这些远不是系统的,在学过之后学生很难说具备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旧有的知识系统化,目的是“温故而知新”。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归纳串联。在语文知识体系中,较能归纳的是文言知识。所以,第一步是系统归纳。将所有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常见通假字、文学文化常识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规律化。第二步,是新旧串联。将旧有知识与新知识钩联起来,是复****中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具体做法是⑴将旧有知识延伸拓展,发现其新的内容。⑵将旧有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联结,突出能力的形成和培养。⑶在训练过程中,要时时引导学生关涉旧有知识。 
⒉网络知识,系统分类。知识如果不能形成网络,便是零散的,而支离破碎的知识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非常不利的。从系统论角度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就文言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