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康复医学
期末综合考评作业
作业名: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姓名: 伏俊美
学号: 1024620045
系别: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摘要】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康复干预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方法多种多样,就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因子的应用、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康复教育六个方面作回顾性阐述,并对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一小结。
【关键词】  颈椎病康复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因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发病时症状复杂,发病率又高,一般均选择非手术康复干预治疗[1]。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康复干预的治疗作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内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一、颈椎病分型
一般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食道型。
(一)颈型
是颈椎病中较轻的类型,以颈部症状为主,在颈椎退变的起始阶段,预后好。它是由于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以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当及寒冷刺激后突然症状加剧。
1、症状
反复落枕,表现为颈部酸痛胀不适和保护性颈肌痉挛。有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一过性上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2、体征
颈肌紧张、僵直,颈活动时疼痛伴活动范围变小,一侧或双侧斜方肌压痛。
3、X平片
颈椎生理弧度改变为变直,甚至反张。
(二)神经根型
常见类型,颈椎增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致神经根水肿、炎症、粘连,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好发于颈5-6和颈6-7间隙。
1、症状
颈僵不适,颈肩臂酸痛可沿神经根下串而出现手臂有触电样、针刺样麻。
2、体征
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横突棘突、冈上窝、肩胛内上角和下角压痛,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障碍,握力减弱,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低头试验、仰头试验可呈阳性。
3、X平片
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可见颈椎生理弧度异常,锥体前后缘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前纵韧带、项韧带钙化,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
(三)椎动脉型
钩椎关节增生、椎关节失稳、后关节松动和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或狭窄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症状
头痛、头晕,脑部缺血表现为头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即有眩晕、恶心、呕吐、耳聋、视物不清等甚至猝倒在地。当头处于另一方位时,或已摔倒在地,很快好转。
2、体征
旋转试验阳性,低头、仰头试验阳性。
3、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颈生理弧度异常,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
(2)脑血流图检查:异常
(3)椎动脉造影:可有椎动脉压迫性扭曲、变细或梗阻现象。
(4)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亦可显示椎动脉的行径及其变化。
(四)交感神经型
由于颈椎锥体小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钙化等原因,刺激了颈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症状。它常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存在,因为颈椎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网。
1、症状
头晕、头痛、偏头痛,枕部或颈部疼痛,视力模糊、肢冷、耳鸣、耳聋等。
2、体征
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高低不稳、低头或仰头试验可诱发症状产生或加重。
3、X平片
颈椎退行性改变
(五)脊髓型
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但发病率较低,起病隐匿、症状复杂,常被漏诊和误诊,因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缘增生,椎间盘病变(膨出、突出、脱出)压迫脊髓而产生症状。
1、症状
由于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症状各异,常常先是下肢发紧、发麻、步行困难,不能快走,脚好似踩在棉花上,胸或腰部有束带感。然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持物容易坠落、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痉挛性瘫痪)、大小便失禁。
2、体征
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如Hoffman、Babinski、踝阵挛阳性。
3、X线平片
颈椎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等。 MRI检查:颈椎曲度异常、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硬膜囊或脊髓受压变形,少数TW2像见脊髓内高信号(提示脊髓有局灶性缺血或水肿)。
(六)食道型
是由于锥体前方的骨赘刺激或压迫食道,引起食道痉挛机械性压迫而造成吞咽困难。
1、症状
早期进食硬质食物困难,刺痛、烧灼感,逐渐影响到食软食亦有困难。
2、体征
吞咽困难,仰颈时加重,屈颈时减轻。
3、X平片
锥体前方骨赘明显。钡餐造影:食道后方受压迫、食道狭窄。
二、康复评定 
(一)常规检查
1、病史
2、症状:随着多型颈椎病的不同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