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安全教育内容
——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学习和青少年相关的交通安全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
2、认识三种交通标志,认识交通标线。
3、学习过马路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习报警电话。
教学重点:1、学习交通法规: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
2、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认识三种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教学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认识交通标志,学习报警电话,做文明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具准备:课件、交通标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交流后,出示课件图片,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交通现状。(课件展示交通拥挤,堵塞,事故多)
三、课件展示目前学生参与交通的情况:
1、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隔离栏。
3、在车流种穿行(有的同学甚至在路上抓拖拉机)。
4、不满十二周岁,骑车上路。(学习相关法规,不满十二周岁不准骑车上路。)提供案例,学生思考,交流案例中的学生违反了什么交通法规?后果怎么样?
四、了解交通标志。
,看看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想想他们有什么作用?(集体讨论,交流)
:
(1)警告标志:三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的黄图案。它的作用是警告车辆、行人要注意危险。
(2)禁令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红图案,它的作用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
(3)指示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蓝图案,它的作用是指示车辆、行人的交通行为。
在生活中,除了能见到这些矗立或悬挂的交通标志的牌子外,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画在地上的交通标线。(出示交通标线,学生了解)。
五、行人应该注意哪些?
1、学生交流,总结:外出要走人行道,没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边走。(过红绿灯的儿歌: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停下站一站,走路要走斑马线。)
学习看标志过马路(走地下通道,走人行天桥。)
乘坐公共汽车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正确答案:要排队侯车,先下后上,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六、树立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
,靠边走
,要做到“六不要,一注意”。
“六不要”
(1)不要在街头巷口玩耍。
(2)不要从静止汽车之间穿出猛跑。
(3)不要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4)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5)不要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6)不要斜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伸手示意。
“一注意”:道路的转弯处存在着危险,果我们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要慌张,一定要记住:及时拨打122报警,120、999救护。。
七、加强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参加“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开展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板报设计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活动。
同学们,全社会正在开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交通文明、交通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争做文明行人,既当遵守《交通法》的模范,又要成为《交通法》的宣传员,向家庭、向父母、向亲属、向社会进行宣传。
消防安全教育内容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火灾的成因及火灾的预防,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学会火灾初发时的应急措施。
3、学会火场自救与逃生的方法。
4、掌握灭火技术。
二、教学重点:
1、火灾初发时的应急措施。
2、火场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灭火技术。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两个“消防安全事故”实例的录像。
2、ABC干粉灭火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案例一
1999年10月26日7时35分,广东省增城市石滩镇马修村鸿成皮具厂(家庭作坊)发生火灾,当地消防部门7时40分接警,出动2辆消防车、15名消防人员前往扑救,于8时15分将火扑灭,救出6名员工。火灾造成20人死亡、9人受伤,烧毁手提包成品、半成品等,过火面积100平方米,。火灾系电源插座接触不良产生电弧引燃可燃物所致。
案例二
200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二)学生讨论:
所知道的“消防安全事故”实例,把所见所闻讲述给全班同学听,以增强火灾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