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经济病症的观察与启示
梅建平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课程前言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从80年代泡沫经济时的高股价、高房价,到90年代后股票地产缩水50%以上,中国的邻国日本,陷入高速发展之后的长期停滞,那么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如今日本又推出10年经济刺激计划。那么如何观察、总结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经济刺激计划能否治愈我们熟知的“日本病”,这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先生,大家欢迎。
主持人:梅先生您好,这是再一次做客《世纪大讲堂》。
嘉宾:对,是第二次。
主持人:那么我们现在还是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梅先生的短片。
一、访谈
主持人: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说从战后,从1950年开始到今天(年)的话正好是60年,一个甲子。那么这个甲子的话呢,我们发现日本的经济像过山车一样,我这个图不知道画得准确不准确,你看我这里画了一个火箭,从1950年开始它几乎是直线往上冲的。9%的平均增速。冲了25年,冲到1975年,应该说冲的时间也够长的了,突然开始就是转换角度,以4%的这样一个速度又开始往上继续走,大概走了15年左右,到了1990年左右的时候几乎改成平飞了,1%是吧。
嘉宾:对,%,应该只有。
主持人:%,飞到等于说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出来了,它开始往下走了。这个火箭开始从地对空变成要空对地了。是吧。这种过山车似的感觉,这种放火箭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
嘉宾:刚才画这个图很有意思,它实际上很形象很概括地把日本经济发展的3个阶段,就是起飞阶段,然后的话呢基本上作为一种调整,但是还是有增长。然后1990年以后的话呢,可以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实际上是四个字:一蹶不振。那么为什么会这样的话呢,我实际上想咱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个实际上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就是成功是失败之母。因为日本的经济我个人的感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起飞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有一个非常成功的经济模式。但是到了70年代,特别是到了8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实际上时代变了,但是它这个模式还是没有变,因此它实际上已经不适应这个世界的发展。那么这种僵化综合症的话呢,实际上我认为它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调过来。
主持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还有点记忆,大概1990年代前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候连美国人、欧洲人都在惊呼日本人来了。
嘉宾:对
主持人:那个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麦克阿瑟元帅率领美军登陆日本,现在是日本的东芝、丰田还有一系列它的这个所谓产品,然后登陆美国,包括去收购美国的工厂,然后日本的产品的霓虹灯广告在世界所有的中心城市的上空闪闪发亮,那个时候几乎日本好像就要赶上美国了。
嘉宾:对。
主持人:后来一下就不行了,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具体的一个契机,造成了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嘉宾:我想契机的话呢,应该是1990年、1991年,日本股市的泡沫的破灭。泡沫破灭以后,使得日本的资本市场产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的时候它曾经达到过差不多接近四万点。那现在才一万点,也就是现在老百姓投资在日本股市上面的收益,实际上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在90年代到现在,它又发现它的房地产,这个资产又大量地缩水,缩水了一半以上。那么这样一来,也就是说有一个很强的负的财富的效应,使得日本的很多老百姓,实际上是一下子发现他自己的消费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也就出现了一个国内的所谓的很持续很长久的这样的一个消费的疲软。
主持人:这种情况在国际上是如此,在国内他也不敢消费了吗?
嘉宾:也是这样,就是它的消费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后我想随着日本经济的急剧减速,日本的老百姓,由于他们的社保的体系,也没有做得很扎实,做得很好,因此他们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担忧。然后海外的很多的投资实际上是大量的亏钱。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比如说日本人曾经花了巨资买了洛克菲勒中心,甚至把哥伦比亚美得美国有一份大报上面有一个标题很有意思,它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是呢日本人赢了。
嘉宾:因此的话呢,你刚才所说的这个实际上从地对空到到空对地,包括现在日本那么大的政府财政赤字,整个的债务负担达到GDP的差不多200%吧,历史上我还没有看到任何其他的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能够达到(200%),现在它每年的财政赤字都在百分之七、八这样,累计下来已经差不多20年,这实际上真的是很吓人的。
主持人:然后日本经济进入这种停滞阶段以后,我们也突然发现,日本政坛的这种危机也频频爆发是吧。这个也许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治反映了经济。
嘉宾:对,我想就是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