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对比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6/1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对比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46例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机体白蛋白水平的高低、患者腹部手术史、引流管的数量与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关系比较密切。结论加强医护配合,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或避免置管,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是接受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现象,该并发症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愈合时间延长、裂开,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感染、器官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1]。为了对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找到对切口感染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和预防的更好方法,使手术治疗后能够有的放矢的预防出现切口感染现象,使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能够进一步加快,保证不会对相关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46例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在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和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4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3岁,年龄最小者14岁,;患者中有38例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患者手术类型包括胃肠手术、胆道手术等;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方法将抽样中的两组患者分别定义为a、b两组,进而对导致a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感染判断标准以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组拟定《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出现了感染现象进行判定。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p<。
2 结果
经过对上述抽样患者病例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患者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机体白蛋白水平的高低、患者腹部手术史、引流管的数量与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关系比较密切,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3 讨论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时问越长,切口直接暴露的时间也就会越长,空气或切口的周围随患者汗腺排出的细菌对切口造成污染进而导致出现感染的机会也就会随之增大,加之对患者的皮肤进行长时间的
牵拉,使患者的切口局部组织处于一种缺血和缺氧状态下,会使组织损伤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使组织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降低,同时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由于钳夹、挤压等机械因素,易使患者的脂肪层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液化现象,对切口的愈合造成影响。因此,除加强相关人员手术技术的培养,尽量使手术的时间缩短外,术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