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朱玉麒谈清平西北勒石记功.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朱玉麒谈清平西北勒石记功.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6/17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朱玉麒谈清平西北勒石记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朱玉麒谈清代边塞纪功碑与国家认同
康熙的这个复古制,是他表明正朔、力求正统的表现;而它带来清朝纪功碑告成太学的方向改变,实际上是把地方区域的平定从帝王一己之私事变成了天下一统的共识。
清代西北边疆的平定历经康、雍、乾三朝,伴随着历次西域战事的胜利,亦仿汉唐模式,勒石战地。与前代相异的是,清代皇帝不仅要举行胜利庆典,亦向先师孔子举行释奠祭礼,并勒石太学。久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各府、州、县自上而下立碑于孔庙的现象。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玉麒教授在内地十多个省区都发现了这些碑刻实物或档案史料。他认为在立碑全国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彻着朝廷将西北平定这一“帝王一家之私事”转化为“天下一统之共识”的宣传攻略。它利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孔庙与官学二元一体的教育体制,向全体汉族知识精英传达了新的帝国疆域与民族构成,努力构建一个新的政治与文化认同体系。所以,清代新疆是一个在江南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叙述的故事。
上海书评:作为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武力征服的象征纪念物,边塞纪功碑的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朱玉麒:纪功碑这种方式,不仅限于对战争的纪念,也不仅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人类的发明。人们在完成一件事功之后,总是希望通过某种媒介传达给后代,来彰显自己做下的巨大功德。你去伊朗(波斯)、埃及、印度等地,会发现世界各个文明古国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功德记录在一个比人类的个体生命更长久的物质上,从而流传后世。这个物质可能是金属品,可能是石刻。譬如移植在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就是三千多年前埃及记载其民族历史的象形文字纪功碑。人类相信“金石永固”,金石上的铭刻体现了延续人类生命的强烈观念;而通过研究金石,来看以往的人们怎样把他们的文化信息、文明传递给我们,这就是金石学。所以,金石学不仅是中国的一门传统学问,其实是世界各人类文明的传统学问。
中国的古人比较偏好用文字的形式把这种意识记录在石刻上,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纪功石刻是石鼓文,石鼓文之前肯定还有;至少目前我们知道的是:公元前八世纪左右的中国,就有这样的石刻出现了。晚清时期的叶昌炽在《语石》中,根据功能,把纪功碑分成了几种类型,如秦始皇东巡刻石,也是纪功,但它不是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的纪念碑只是纪功碑的一种,叶昌炽归纳为“边庭诸将之纪功碑”,我把它简称为“边塞纪功碑”,因为大量的战争是发生在边疆地域上,发生在西域的战争纪功碑,我们也简称“西域纪功碑”。
关于边塞纪功碑,我们现在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源头,是燕然刻石。现在蒙古高原上的杭爱山,史书上称燕然山。东汉时期发生在汉与匈奴之间的无数次战争中,永元元年(公元89年)在这个地方有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使匈奴离开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作为汉军统帅的车骑将军窦宪为了纪念这一场重要的战争,把记载胜利的文字刻在了杭爱山的摩崖上,史称《封燕然山铭》。这一摩崖我们到今天也没有找到,杭爱山现在已经属于蒙古国了,俄罗斯、蒙古国包括中国的学者从阿尔泰山往北找,都没有踪迹。
不过,它的文字被记录下来,因为那是当时跟随窦宪参加战争的班固所写,在《后汉书·窦宪传》中保存。因为一直找不到这个摩崖,时间长了之后,人们就觉得燕然刻石只是一种战争神话,是虚构的。不管是不是虚构,在中国历史上,类似这种边塞战争还有很多,所以这最早的“燕然刻石”就在后来的边塞吟咏中传颂不绝。现在电脑方便了,搜一搜“燕然”这个词,就会有一溜的唐诗出现,宋词也是。如果比较一下,特别有意思:唐朝人是“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李峤《饯薛大夫护边》),人还没有到达边关,就可以推想到这将来的战争必胜,一定可以提笔来写燕然勒铭的续篇;而宋朝呢,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已经驻守在了西北边关,还觉得是“燕然未勒归无计”,丝毫没有凯旋的信念。唐诗宋词,确实有它各自的时代气息在里面。
燕然刻石虽然找不到,但并非不存在。从清代以来,陆陆续续在离杭爱山不远的新疆天山的东部,发现了汉人与匈奴战争之后留下来的石刻,有些距离燕然勒铭的时间只有四年。用这些后来的石刻,是可以印证燕然勒铭的存在的。1981年,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当时自治区博物馆馆长李遇春在调研中发现了一块1965年就被搜集来的石刻,字迹斑驳,但李遇春发现里面留下了一些关键字,使得碑文的大概内容已经明了。时间、地点、人物,都有。
时间是永元五年——公元93年,即公元89年燕然勒铭以后的四年;有一个叫任尚的人,在巴里坤湖畔留下了这一块碑刻。巴里坤与杭爱山的直线距离不远,在燕然山战争的前后,大部分的匈奴人已经据守在巴里坤湖一隅——汉人****惯把这个湖称作“海”,这块永元五年碑和后面说到的《裴岑碑》都这样表示——与汉军僵持,所以这里是匈奴在东汉后期的大本营。这个碑刻记载的,肯定是任尚跟匈奴余部战争中一场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