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
第二节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第三节
金融资本
第十二章 竞争与垄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懂得资本主义如何从自由竟争发展到垄断,掌握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垄断价格的形成、垄断利润的来源以及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等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
二、金融资本及其统治
三、垄断价格的形成
四、垄断利润的来源
五、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式的变化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课时分配】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
一、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
二、垄断价格的形成
三、垄断利润的来源
四、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有其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并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又可分为一般垄断或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当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本章内容包括一般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垄断阶段经济关系的特征、主要内容和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其历史作用等。
本章内容的几点说明:
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和帝国主义理论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
经济政治的影响
18世纪60-7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开
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
是机械化。通过这次科技革命,在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并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以
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国,为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机械化为特征,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罗尔特:《詹姆斯·瓦特》
1819年在詹姆斯·瓦特的讣告中,对他
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颂: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
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
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以发动机、传动
机和工具机组成的机器体系代替了手工工
具。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是:
分工更加精细:分工协作不是根据人的特长而是根据机器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
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起来。
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进行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电、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并被运用、化学工业得到发展。通过这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 经济:社会生产部门日益增加;生产部门迅速扩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结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垄断。 政治:一小撮金融寡头进一步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实行全面的反动。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弗·伊·列宁 187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