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偶尔看到两幅老照片.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偶尔看到两幅老照片.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6/18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偶尔看到两幅老照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偶尔看到两幅老照片,让渔人相当的震撼,转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看第一幅:
    
    如果不仔细看一下照片中的牌子,不会相信这里竟然是一个县政府,这位老农似的人物居然是一位县长大人。
    当然但凭这一幅照片,也许还有个理由:这地方太穷了吧。
    且看同时代同地区的另外一幅照片:
    
    这是一张小学师生在学校前的合影。
    看了这张照片,以为县政府穷得连楼也盖不起的想法就很荒谬了。
    说明一下,这两副老照片的建筑,一张是西康省义敦县的县政府,一张是西康省德格县的小学。
    据说当年影视教育大师孙明经摄制纪录片《西康》时,发现了这个现象,问县长大人:“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
    县长大人答曰:“刘主席有令,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这时的时间是公元1939年,这位刘主席当然不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刘主席,而是当时西康省的省主席,被顶着军阀头衔的刘文辉将军。
    张口闭口就地正法,典型的军阀作风么。但是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却是好极!
    据说,这种现象在20世纪前半叶,也非西康省所特有,只不过西康省的对比强烈些,刘文辉的手段夸张了些。据有关学者考证,1916年的北大红楼,1919年清华图书馆,在北京同样是没有哪座非教育机构的建筑是能与之媲美的。
    回首历史,“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的年代,正是中国大师辈出的年代,或许正是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的尊重造就了中国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