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人民币外债管理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人民币外债管理的思考.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6/1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人民币外债管理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人民币外债管理的思考
【摘要】目前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扩大,但无专门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本文对比外币外债的管理模式,从人民币外债管理目标入手,对人民币外债管理方式进行思考,对人民币外债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并针对人民币外债借用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外债管理;人民币外债;管理目标;管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跨境业务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币外债规模逐渐扩大。然而,目前仍无专门法规对人民币外债的借用进行规范,加之人民币外债管理归属部门尚不明确,甚至存在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情况,这使得人民币外债的借用缺少法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外债业务的发展,不利于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此种情况长期存在将会延缓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进程,阻碍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因此,迫切需要对人民币外债业务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在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外债业务发展。
一、人民币外债管理目标
外币外债的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流入环节,二是汇兑环节。以流入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外债总量,使外债风险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其管理目的主要是规避偿债风险;以汇兑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限制外债资金结汇,控制外债结汇带来的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的压力。目前的外币外债管理以上述两种管理手段互为补充,在控制外债流入规模的同时,对其结汇亦予以限制,通过对外债资金的流入和结汇进行有效监管,达到控制外债规模、降低外汇占款压力的管理目标。
而人民币外债由于在境内不存在汇兑环节,不需在境内结汇使用,更应在流入环节严格把关。人民币外债的无序流入,不仅会带来偿债风险,而且会带来国家层面汇兑风险。表面上看人民币外债在借用和偿还环节不涉及汇兑,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发生危机或人民币贬值时,人民币外债的非居民债权人就会要求债务人立即偿还债务,并将所得人民币抛售,加剧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外债可将偿债风险转换为汇兑风险,将个体的非系统风险转换为国家层面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在危机发生或人民币贬值时,这种集中偿还和大量抛售更加急剧,给外汇市场和国内经济带来更大冲击,引起国内经济金融混乱。因此,应对人民币外债的流入有所限制,与外币外债协同管理,以控制外债规模为管理目标,防范偿债风险和汇兑风险。
二、人民币外债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外币外债管理方式为:银行和中资企业外债规模通过短期余额外债指标和中长期外债余额指标予以控制,外商投资企业外债额度通过“投注差”来控制。上述机构签订外债合同后都须在外汇局办理登记,由外汇局统计外债规模,定期发布。上述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11年底,,%,%,%,%,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之内①。
为全面掌握和统计我国外债总体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可参照现行外币外债管理模式,将本外币外债协同管理,由外汇管理部门统一对外币外债和人民币外债进行登记和管理,避免多头管理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和统计数据的混乱。
(一)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人民币外债管理方式
与现行外债管理方式相同,对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的人民币外债规模可以采取核定外债余额指标的方式予以控制,具体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1、单独核定人民币外债余额指标
对于银行和中资企业,在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