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美容药剂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容药剂论文.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6/18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容药剂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软胶囊剂稳定性的研究发展
姓名:陈颖学号:20104112062
专业:2010级护理专业
院系:贵阳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9日
摘要:综述目前软胶囊剂发展概况及稳定性研究的进展,重点讨论了软胶囊的物质迁移现象及崩解迟缓问题。
关键词:软胶囊;稳定性;物质迁移;崩解迟缓
软胶囊是继片、针剂后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能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与其他剂型相比,具备生物利用度高、含量准确、均匀性好、外形美观等特点;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故软胶囊是油性药物最适宜的剂型。此外,低熔点药物、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不良苦味及臭味的药物、微量活性药物及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软胶囊在国外发展很快,除药品外,在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家庭用品等领域中也广为应用。世界上现已拥有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560多台,年产量超过600亿粒,,销售量居世界之最,其次为德国、英国。全世界软胶囊剂销售额达3亿美元,其中滋补营养品占70%以上,在发达国家有广阔的市场。我国软胶囊制剂在70年代前期均采用模压法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其后引入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后情况大有改善。20年来我国软胶囊制剂发展迅速,70、80年代开发的脉通、月见草油和多烯康胶丸,90年代开发的藿香正气软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麻仁软胶囊和环孢素软胶囊等均受好评。
软胶囊剂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含量准确、外形美观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稳定性问题,如贮存期内崩解不合格,胶囊内发生物质迁移等现象,使制剂开发出现困难。本文就适用于软胶囊的各类药物、软胶囊的各种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一些研究进展分别进行阐述。
1 适宜制成软胶囊剂的药物
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
这类药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或半固体,制成制剂时常采用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加入吸收剂等辅料,将使剂型体积增大;如在制备时进行加热干燥处理,药物又易从吸收剂等辅料中游离渗出,使主药损失,影响疗效。软胶囊剂是将油性药物与低熔点药物用脂溶性溶剂溶解或制成乳浊液进行填充,省去了吸收辅料,使制剂剂型体积缩小,同时避免了药物渗出等问题,且能提高生物利用度,故对于这类药物,软胶囊剂是最合适的剂型[1]。
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
如环孢素水溶性差,将其与油性载体制成微乳剂后装入软胶囊,可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若采用其他固体制剂,这类药物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具不良气味的药物及微量活性药物
软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已是众所周知的特点。一些微量活性药物剂量很小,如阿洁骨化醇和骨化三醇( μg)最宜制成软胶囊剂。
遇光、湿、热不稳定,易氧化的药物
软胶囊的囊材由甘油、明胶等组成,壁厚又无透气性,是防止药物氧化的优良制剂。尤其是维生素类,易受温度、氧、重金属等影响,经与油混合,用油包覆其表面,可增加稳定性。为防止光敏性药物遇光分解,可在囊材中加入钛白粉或氧化铁等遮光材料。为防止药物与空气接触,可在制备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
2 软胶囊中的物质迁移
迁移原理
软胶囊中的物质迁移,包括囊壳成份(如水份)向内容物的迁移,以及内容物向囊壳的迁移,无论哪种情况都包括囊壳内的扩散过程和内容物介质中的扩散过程两部分。
明胶囊壳的凝胶结构是以明胶构成的骨架,骨架中的间隙(常含一些液体成份如甘油等),往往就是胶壳内物质扩散的通道。因而物质迁移过程常取决于囊壳内扩散通道的性质、内容物分散介质的性质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
影响物质迁移的因素
明胶的种类和粘度
明胶的种类不同,则胶囊壳凝胶的骨架性质也不同,它们的整体粘度(bulk viscosity)大不相同。但这并不影响物质的迁移,因为整体粘度不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溶质受到的扩散阻力。在凝胶中小分子通过骨架内被溶剂填充的间隙进行扩散,故对扩散物的粘性滞后作用,取决于微环境的流体性质,即
“微粘度”(microviscosity)是决定物质扩散的因素。通过改变填充在凝胶间隙中的液体组成能控制扩散,而明胶本身的种类和粘度却对物质的扩散无甚影响[2]。
增塑剂
研究表明增塑剂的组成对“微粘度”的影响很大,因而能影响物质的迁移[3]。如用多元醇如木糖醇、山梨醇、氢化玉米浆等代替甘油作增塑剂,乙醇的迁移即被明显抑制。原因在于甘油和乙醇能完全混溶,而这些多元醇在乙醇中微溶。当甘油作增塑剂时,即使扩散通道被一些固体颗粒堵塞,或使所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