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如何帮助幼儿找回缺失的感恩.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帮助幼儿找回缺失的感恩.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6/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帮助幼儿找回缺失的感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帮助幼儿找回缺失的感恩
安广一小学丁丽雪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有这样的句子:“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义深长。”这个“黄香扇枕温席,让父亲休息”的故事,世代相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滋润和熏陶着我们的民族。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可有一种现象却不得不令我们担忧。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幼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爷爷,奶奶颐指气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所以导致幼儿合群性弱,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学坏等,常常给予幼儿不正确的引导,这就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使幼儿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一些父母千方百计满足独生子女的物质需求。致使幼儿的物质欲望高且小小年纪就养成与人攀比的****惯,造成一些孩子行为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倾向。
下雨天,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
“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这种美德为何会渐渐地从人们的身上缺失了呢?
针对以上问题,感恩教育不失为一种解决的方法。如果从幼儿期就重视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无论对幼儿本身极其家庭,还是对社会,都会有利的。根据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出如下策略:
一、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我认为少儿们的精神正像河流的源头一样容易引导到东或者西。”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1、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感恩的表率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年龄特征,允许幼儿表现出种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正确运用移情方法,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幼儿在大力的摇凳子时就对他说:"你这样摇凳子,他多痛啊。"幼儿在摘树叶时就说:"小树叶哭了,你在揪它,它就不喜欢你了。"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
其次,教师要做好感恩的表率,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