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5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GAL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基本结构
其他可编程器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概述
可编程逻辑器件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逻辑器件。它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能,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不仅速度快、集成度高,并且几乎能随心所欲地完成用户定义的逻辑功能(do as you wish),还可以加密和重新编程,其编程次数最大可达1万次以上。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大大简化硬件系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保密性。
基本结构及分类
1. 基本结构
。电路的主体是由门构成的与阵列和或阵列,逻辑函数要靠它们实现。为了适应各种输入情况,与阵列的每个输入端都有输入缓冲电路,从而使输入信号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并产生原变量(A)和反变量()两个互补的信息。
PLD的基本结构框图
2. PLD器件的分类
1) 按可编程的部位分类
,在PLD的各个方框中,通常只有部分可以编程或组态。根据它们的可编程情况,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PROM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固定的与阵列,其输出加到一个可编程的或阵列上。PROM大多用来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此时固定的输入用作存储器地址,输出是存储器单元的内容,。
(2)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PLA是由可编程的与阵列和可编程的或阵列构成的,在实现逻辑函数时有极大的灵活性,但是这种结构编程困难,且造价昂贵,。
PROM的阵列结构
PLA的阵列结构
(3)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 PAL器件结合了PLA的灵活性及PROM的廉价和易于编程的特点。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可编程的与阵列和一个固定的或阵列,。
PAL(GAL)的阵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