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新建5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建5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绝对好男人 2012/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建5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镇5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地址:XX XX镇XX呼日胡社
3、项目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及工期安排:新建,2010年。
5、项目摘要:XX镇XX500只育肥羊养殖项目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XX旗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对农牧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利用的区位优势和企业具有的比较优势,拟在XX旗XX镇XX实施该项目。该项目总占地9989平方米,建筑用地1000平方米,主要新建年出栏育肥羊500只的养殖场一处,以及优质饲草料基地、良种繁育中心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23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
二、可研编制依据及范围
1、《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地方标准汇编(一)》(2 0 O 3
年1 0月)。
2、2 0 06年3月,XX旗委、政府编制实施的《XX旗
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国家和自治区、市、旗关于农牧业深加工产品企业
的有关法律规定。
4、编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环境保护、实施计划等进行可
行性研究;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经
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
门决策。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投资意义
一、项目背景
(一)旗情简介
1、自然概况

XX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8°17′36″一109°4O′22″北纬37°38′5 4″一39°23′5O″之间。东北部、北部与伊金霍洛旗、杭锦旗接壤;西北部与鄂托克前旗毗邻;东部、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县、横山县、靖边县相连。XX旗总土地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乡镇、59个嘎查村,,、%。XX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草场面积l 05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742万亩。

XX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低洼
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波状起伏,有四条由高
原西北部延展而来通过洼地的梁地。高处为剥蚀残丘,低处
经常积水形成内陆湖淖,湖淖周围多有湖滨滩地。中部、南
部梁、滩、沙、丘相间分布,呈现为沙丘、草甸相间地貌,
滩地为冲积湖积平原,多呈长条状。东南端有少量黄土梁地
分布。风积地形遍布全旗,各种沙丘覆盖在各类地形之上,
沙丘、滩地彼此镶嵌,“梁滩相间、沙甸结合”,表现出毛乌
素沙地特有的自然地貌景观。,占全旗总面积的4 5%。

XX旗水系可分为内流和外流区。内流区均由小溪流构
成,汇集成众多内陆湖泊,湖水均较浅,地表径流深在3—30毫米间,年径流量7 4 4 6立方米。境内天然湖泊(淖)较多,多数为盐碱湖泊,水质较差,不宜灌溉。外流水系即本旗境内的无定河及其支流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母户河等,流域面积6 9 4 9平方公里,径流深一般在1 O一70毫米之间,总径流量2964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旗地下水储量为5 。 9亿立方米, 3亿立方米。旗内潜水埋深一般小于1 0米,部分梁地大于1 O米,局部河谷(无定河)两岸埋深大于3 0米。在湖积滩地和湖淖沼泽周围水位埋深最浅小于1米。本旗冲积湖积平原及湖泊周围,因承压水位高于潜水位,反侧对潜水进行顶托补给,故在这些地方形成范围不等的承压自流带,非常有利于草牧场及农业田灌溉。项目区承压水丰富区有沙尔利格镇,单井涌水量8 0—100吨/时,较富区有苏力德苏木、XX镇、乌兰陶勒盖镇,单井涌水量
6O一80吨/时,较贫区有图克镇,单井涌水量40—60吨。项目区水质良好,矿化度基本都小于2克/升,适宜人畜饮用,是发展农牧业生产较好的水源,水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本旗属北温带南部季风区边缘,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
候,其气候特点为冬春干旱多风少雨,秋夏降雨集中,温差
大,湿度小,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年降水量2 8 0—3 5 0mm,
年平均蒸发量2 5 9 。℃,年平均日照时数2 8 8 6小时,≥1 0℃积温2 8 7 5℃,日照和积温有利于牧草和农作物生长。无霜期1 3 0—1 3 5天。年均风速3—4m/秒,最大风速可达2 7米/秒,≥8级大风日数平均为2 4天,沙尘暴次数1 9次。风大、干旱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