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发布: 语文教研组 zhanglei | 发布时间: 2009-7-9
发表日期:2006年9月14日      作者:倪峰
[ 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是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演变出的一种命题样式。它是在题目中留有某个或某两个空白,需答卷人将题目补完整,然后再据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在各级语文考试中都有所出现,一般来讲,它在各地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要大于高考。 1990年之后的高考全国卷,只有 1995年的小作文与 1996年的大作文出现过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命题样式:一种是只有题目,没有其他说明或提示。如:《第一次            》,《远方的朋友,请到         游一游》。在这种情况下,作文题本身的指向性一般就比较明确,学生也能自然地按照题目的指向去构思写作。另一种是不仅有题目,还有其他的提示或说明。这种提示说明或提供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与写作热情;或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与选择的范围,指引学生在一定的限制内构思写作。如: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题目出自赵树椿《审题——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一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则要看清题目的说明与要求。通常认为,半命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具有更大自由空间。其实未必如此。任何作文题都要在限制范围与自由选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半命题作文虽然提供了"填空"的自由,但题目本身就含有指向性,因此"填空"的内容就必须受这种指向性的限制,"第一次 XX"的经历与"一次 XX"的经历自然不同,而"到 XX游一游"与"来 XX坐一坐"也当然有区别。何况题目的说明与提示更限制了我们构思的方向与选择的范围,如 95年的《      和      的对话》是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后的想像作文, 96年议论文《我更喜欢漫画         》是给出几幅漫画请你作出选择。很难说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就一定比《机遇》《尝试》《选择》这类的命题作文来的更自由。所以说不管遇到怎样的题目,都需要我们看清要求,积极思考,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既不要让思想因题目的限制而失去了自由与灵性,也不能让思想"跑野马"而失去了方向。
面对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如前文的《生活需要        》,题目中" 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 " 是情境的提示,而后面的
" 甜蜜的微笑" 、" 温馨的话语" 才是文章的"关键"。如果作文时只注意到了" 情境" 而忽视了"关键",文章的重心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就会有所偏离。有时题目中的某些字眼或标点符号决定了选择范围的大小,不注意的话也容易造成偏差。《生活需要        》题目要求"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括号内用不完全例举的方式提供选择指向,我们可以超出题目例举的范围;如果它的要求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