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植树的牧羊人.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植树的牧羊人.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6/2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植树的牧羊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的】
,疏通重点词汇,积累语言。
,通过关键词句把握牧羊人的人物形象。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导入: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
一、简介作家,了解背景
(一)简介作家:
让•乔诺,法国著名小说家。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
(二)写作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是作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学****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
二、泛读课文,积累词语
要求:划出你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
1、字音
坍(tān)塌   废墟(xū)  流淌(tǎng)  缝隙 (xì)  琢(zuó)磨沉
2、词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问题思考: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围绕什么事件行文?行文线索是什么?
文章讲述了“我”数次拜访并见证一个失去妻儿的老人布菲耶在贫瘠的普罗旺斯高地数十年日一日地种植,使贫瘠无生气的荒园变成绿洲的故事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是植树牧羊人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3、我拜访牧羊人几次?
——三次。三次拜访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二)“我”三次拜访牧羊人,牧羊人的活动是什么?每次拜访时环境有何变化?
层次内容
牧羊人的活动
环境的变化
一访牧羊人(1913年)
为”我“打水,拣橡子,种橡树。
荒野无际,泉眼干涸,房屋倒坍
二访牧羊人(时隔6年)
改养蜜蜂,一直在种树
橡树、山毛榉树、白桦树成林,看到了溪水。
三访牧羊人(1945年6月)

建起干净的农舍、泉水源源不断,一万多口人幸福生活。
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
(一)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表述方式一:从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表述方式二: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1、直接描写:
①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明确:直接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