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等教育学
三峡大学教育学院
李红梅
E-mail:lmluck@
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部分(1、2、3、4、5、6)
第二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学、师生关系、课程改革、教学评估、科研等问题的研究。(7、8、9、10、11、12、13、14、15)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质量管理(16)
第一章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与方法
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学是什么?
为什么学高等教育学?
如何学习高等教育学?
一、教育科学中的高等教育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高等教育学定义
高等教育学定义:是专门研究高等教育所特有的矛盾,揭示高等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学属于应用学科。它的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自问题。
高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简介
高等教育研究历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中期到二次大战前——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建阶段;
第三阶段: 7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向科学化迈进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中期到二次大战前——萌芽阶段
研究队伍与研究形式:专门研究队伍、组织和机构尚未形成,个别学者以个人研究方式,对高等教育中的个别问题进行零星的研究。
出版一些高教研究文献。如,英国的纽曼《大学的理想》(1852);赫胥黎《科学与教育》(1892);英国的怀特海《教育的目的》(1919);美国哈帕的《高等教育的倾向》(1905)等。
个别大学的学者开设了“高等教育”课程(克拉克大学的校长霍尔,1893年;明尼苏达、芝加哥大学等也相继设立了“高等教育”的专修课程)。
第二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建阶段
历史背景(一):
战后,社会的知识量急剧增长,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仓库理论”,即“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提出了挑战,要求高校教学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智能为主,并要求更新教材,以缩小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
基础研究的周期越来越短,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蒸汽机和电动机用了几十年,而激光器只用了一年,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科研应与生产结合;60年代末出现了“回归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潮。
新兴产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力结构产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大众化;要求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学,即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现代学科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传统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历史背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