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中小企业与策划(咨询)公司如何合作.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小企业与策划(咨询)公司如何合作.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8/6/21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小企业与策划(咨询)公司如何合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小企业与策划(咨询)公司如何合作
“坐失”与“流失”从中俄比较看国企改革争论
《商务周刊》:中国时下关于改革的争论还在进行,我们希望跳出争论本身,从俄罗斯转轨的经验教训出发,谈谈其对中国有什幺样的借鉴作用。前不久您在翻译了《世纪大拍卖》这本书后也提出要“从邻居的不幸中学****让我们印象深刻。对于改革与转轨27年来的中国,现在又开始反思向左还是向右,向好的市场经济还是坏的市场经济,邻居的不幸有什幺样的警醒作用? 张春霖:我在翻译完《世纪大拍卖》之后,写了一个翻译后记。那是在2004年春,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发生的很多问题,跟我们国有企业改制中发生的问题非常类似,所以实际上我写那个文章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自大,不要觉得人家俄罗斯一塌糊涂,我们一切都很好。《商务周刊》:国内这场关于改革的大争论,源于郎咸平教授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述和案例的剖析,他认为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层收购(MBO)加速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这非常不公平,实际是被雇佣的经理人在没有信托责任约束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窃取了主人的资产;进而通过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比较,他认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可能比民营企业效率更高,因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式应当予以修正。您过去10多年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转制的调查和研究,您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应该怎幺正确认识国企私有化的问题? 张春霖:我赞成引入信托责任,我们以前写的报告也都强调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当中要引入信托责任。全面引进信托责任这个概念,可以成为强化国有企业和其它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手段。至于说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得比私营企业还好,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有名的“标杆(benchmark)”,是斯蒂格里茨和萨平顿两位经济学家1987年的一篇论文提出的观点,叫做“所有制无关”。他们的基本意思是说,如果能满足两个条件,所有制就无关紧要,私人企业可以做的事情国有企业都可以做,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可以搞得和私人企业一样好。哪两个条件呢?第一叫做
“国家是仁慈的”,第二叫“合同是完全的”。什幺叫“国家是仁慈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国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没有什幺部门利益,没有什幺地方利益,更没有什幺私人利益,国家的每个部门、每个官员都是百分百地忠诚于人民利益。什幺叫“合同是完全的”?就是每一层的委托代理关系,都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老百姓可以百分百地监督政府,政府也可以百分之百地监督国有企业管理层。如果可以做到这两个,那国有企业跟私营企业就没什幺差别了。当然,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都是非常极端的假定。这样的假定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分析建立框架或“标杆”,现实当中这样的条件当然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即使私人公司,只要存在所有权和控制的分离、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挑战,这样的条件也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但这个标杆可以大致说明,国有企业要搞得和私营企业一样好,难在什幺地方。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从1978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试图在国家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用了多少五花八门的办法?能想得出来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全世界国有企业改革的办法到中国来都能找到版本。最后到1990年代大家终于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搞好搞活”,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才有了后来十五大确定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